毕竟,祁殷是祁世恭的独子,祁家名义上也只有这么一个继承者。
这也是祁殷不断接近李长暄的原因。只是叫他认祖归宗,并没有想象的简单。
虽然对苏子戎的承诺叫祁殷约束着自己的行为,他却因这夜在胡剑的劝解下,寻得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他并未有何动作,也不预备照胡剑所言,心思虽渐起了,到底还隐隐有些不知名的顾忌。
翌日。
长曦因昨夜自觉祁殷不悦,一见了祁殷便上前殷勤着交谈。叫起后的李长暄看见,加上之前祁殷与他们相遇的诸多巧合,便误会了些。
不过这误会对李长暄而言还是满意的。
且不说祁殷身处市籍。单论他的品『性』才学,也算是临阳城中一等一的好。况长曦说来并无半分长处,祁殷身后又有不少小姐们窥视着,虽然官商联姻阻碍颇多,若当真下了决心,却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再与苏子戎相较,李长暄自然是偏向那一纸婚约,可如今
若可叫长曦脱离这个阴影,祁殷的出现对于长曦或整个李家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只是,李长暄须得确定祁殷的想法,而不是旁观这暧昧不明,又叫长曦吃了亏去。再者,连苏子戎都等不及的两年,不知祁殷又是何态度。
他是听说过吴悠和廖家小姐的事的,亦清楚以祁殷的条件,在那些未出阁的小姐们中确实抢手。
还需试探试探。
街边的雪堆有渐融的迹象,想必路不会太难走。
李长暄上前同祁殷商量一番,决定今日启程。
他借故没有骑马,同祁殷坐在马车中闲谈。好在长曦说要欣赏这一路的雪景,骑马同云霓走在前头,也听不见他们的对话。
而车中只他二人,正是询问的好时机。
撩起边帘一角,李长暄看着前头马上长曦安静的背影,故叹一声,黯然神伤道:“真是世事难料“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祁殷道:“谁又不曾经历呢。“
“可爷爷西归长曦暂且还未接受,谁又能想到,紧接着一个迎头痛击,十年婚约一语便当真作罢“李长暄又叹:“原是因我母亲不舍长曦,又认定了这门婚事,故拖到今年还未成婚,以为是作定了的事。也欲在明年开春叫他们完婚的“
“如此说来,确是世事难料。“
二人沉默了一阵,又是李长暄开口。
“冒昧一问。不言祁兄的人品才学,单这叫女子一见便痴狂的容貌,如何至今仍未娶妻?可是捡来挑去,没得一个可入祁兄的眼?“
不见祁殷回答,李长暄不明所以,以为问到了他的痛处,便急道:“可赎我胡言之罪了!“
“何罪之有?“祁殷淡淡道:“我不过亦在思考这活过来的二十一年,究竟为自己做了多少事。“
按说这个年纪,莫说子承膝下,如何也是家有娇妻内事不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