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将这信读了多少遍。
比起这里的寒冬,次次忧心之冷,犹如深窟末路。
长曦对李老太爷的死因起疑,必会执着那个答案。即便这信此刻在自己手中,来日被长曦发觉后,亦是要再去相求的。
若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寻祁殷相帮,祁殷又会否将自己所知所闻如实相告,也是未知。
而李老太爷最后的选择,如何又与自己脱得了关系
苏子戎每每握着这封信,都在预想那个可能又可怕的结果。
在这漠北极寒之地,他仍日日心系长曦,可如何瞒过长曦完美地解决此事,成了一个极大的难题。
“都尉,上京来信。“
一人携信来报,躬身捧与苏子戎。
将手中云霓辗转寄来的信塞入怀中,苏子戎拆信粗略一观,心下忽欣喜不已,又重新细细读了一遍,确定信中所言,他不觉嘴角上扬。
一个回京的机会。
皇后于元旦夜宴请众官之子,他亦在列内。
这漠北与邻国隔着一道险山向来平安无事。况他只是一个驻军都尉,协此地定远将军在此驻守。又是因过而来,实在算不上是个多要紧的职务。
原也不过是为了避开而已,如今事过两月,今次回京正可一探情况。
虽匆忙,他却乐得如此。
苏景臣信中特意提到,身在冀川的李家兄妹亦会赴宴归京,询苏子戎是否要借口避之。
为何要避?
不止此刻,从安宁长街那最后一眼的别离开始,他便迫不及待地想再次见到她。
“去!准备一下,明日回京!“
而后去了驻军将军府,将信后另附的苏景臣亲笔函交予那人,方告假离开。
------
再说长曦。
同苏子戎一般收到了李旭谦自临阳的来信。信中内容大致,也是要他兄妹二人即刻启程回京。
不过与苏子戎不同的是,长曦执意不肯。
“为何?不是说好元旦回去同父亲母亲团圆的吗?“李长暄实在不知长曦到底在想些什么了。
“那是哄骗爹娘的,我今年要留在这里陪着爷爷,你回去便算替我了。“长曦道。
“这又是什么话?纵是圣上亲宴,我也不能把你一人丢在这里!“李长暄这次异常固执,摆摆手不欲再强迫长曦同自己回京,反倒妥协了。
“莫说了,我同你留在这里,爷爷西归不久,想来皇后不会怪罪,我附一封信回去解释解释便好了。“
说着,不待长曦言语,李长暄已使人拿了纸笔来,思量半刻正欲动笔,却被进来的周伯拦了下。
“你们还是回去罢!“周伯道:“以往多年都是在这冀川过得,也没得什么新鲜东西,既然是皇后娘娘所召,如何有不去的道理?老太爷这边儿有我呢!还是回去陪陪老爷夫人要紧,他们也为此伤怀地很呐“
“周伯别劝了。今年不同以往,父亲公务繁多不能久留冀川,我与长曦留在这里亦是为父尽孝。未回京赴宴同样情有可原。“
“何必呢?“周伯叹气,“咱们要先顾及活着的人呐!这团圆日你们二人都不在老爷夫人身边,他们又是作何想的?嘴上说着回不回去都随你们,可这天下哪有不心忧子女期盼团聚的父母呢?“
“对!“长曦点头朝长暄道:“你就回去罢,就当是替我看看爹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