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春摇摇头,起身走了。
回到家,易正顺和王刚已经刮好猪毛,剖开。
王兰和赵莉莉炒好菜了,几个孩子肚子饿了,嚷嚷着。
她给臭狗他们每个人添了一碗饭,夹了一些猪肉,孩子们狼吞虎咽的。
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边吃边聊。
吃完午饭,臭狗闹着要易春讲故事。
易春清了清嗓子,讲了一个五、六十年代的故事。
以前有个村民,姓王,办事非常马虎,别人都给他起了个绰号“马虎王”。
他不以为然,仍然我行我素。
这天早上,媳妇叫他上集市买点猪肝回来。
他满口答应,匆匆忙忙出去了。
走在路上,看见一泡狗屎,他很高兴,要怎么样带回去呢?
他想了想,去河边采了一片荷叶包好狗屎。
又觉得拿在手上不好看,那就装在右边衣服口袋里吧。
走到集市,屠夫切了一小片猪肝,用绳子拴好递给他。
他付了钱,接过来,提着走了一段路,觉得提着累人,又在河边采了一片荷叶包着,放在衣服左边口袋里了。
到了家门口,他想:先把狗屎丢厕所再进家吧。
“咚”,一包荷叶包的东西丢进了粪坑,他哼着歌走进家,拿出猪肝交绐媳妇。
媳妇欢天喜地的接过来,打开荷叶一看,气得咬牙切齿。
哪里有猪肝?原来是一泡狗屎。
狗血淋头的骂了他一通。
他仔细想想,糟糕,猪肝丢厕所了,原来是他迷迷糊糊的拿错了。
“哈哈。”
大家笑得前俯后仰,几个孩子更是乐作一团。
周玉笑得肚子疼,易秋“咯咯咯”笑着,停不下来了。
王兰和易正顺笑笑停停,想想又笑,直笑骂易春是个缺得鬼,编个故事怪异可笑。
易萍、吴亦明、赵子航哈哈大笑,好一阵,笑声终于停了下来。
臭狗深受启发的说:“舅舅,原来马虎这么惨?吃狗屎?咦,好恶心,以后做题我再也不马虎了。”
易春笑着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王兰瞟了一眼臭狗,这家伙平时怎么说都不听,没想到易春一个故事就把他扭过来了,这故事魅力大啊。
她看了看易春,心里想:这多喝几年墨水的人果然不一样,不打不骂,臭狗就听话了。
楠楠歪着脑袋,好奇地问:“爸爸,他为什么要捡狗屎?”
臭狗抢着大声回答:“当然是穷,没钱买肥料。对不?舅舅。”
易春赞许的点点头,夸他聪明,臭狗咧嘴笑了。
那个年代牛屎狗屎就是好东西,有人专门跟在后面等着捡呢。
啊?这么臭?这么脏?还宝贝似的?
这几个小孩无法理解,八零后怎么可能理解?
王兰和易正顺点点头,他们是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能理解,一点也不夸张,真是这样的。
不过,臭狗认真背起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易萍欣慰的笑着,点点头,夸他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