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莉得意的笑了。
易秋一家和易萍夫妻俩也来了。
易正顺抬菜上桌了。
大家洗洗手,围坐在桌前,边吃边聊。
易春尝了一片鱼肉,夸道:“不错,爸,厨艺进步了。”
易正顺呵呵笑:“果然是要天天练,熟能生巧。”
“爸,榨油厂怎么样了?”易春看着他。
“还行,能挣几个钱。”易正顺眉开眼笑。
“爸,你这格局也太小。”易春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易正顺一听,不服气了:“咋个可能?这附近的人都来买我的油,供不应求。”
易春笑笑:“你要做大,就不是这么一点,应该卖到京都去,卖到全国各地,卖到国外。”
易正顺不吱声了,确实格局小了。
他寻思着这些年易春出去读书,是不是眼界更开阔了?
讲话一套一套,做事雷厉风行。
易正顺死鸭子嘴硬:“那你先卖到京都看看。”
“噗呲”,易春笑了。
到底谁是老子?谁是儿子?
“要去看看吗?我京都有超市,有牧场,有牛奶厂,有榨油厂,有酒厂……”易春笑容可掬。
“哥,你好厉害。”易秋崇拜的说。
“比我厉害的多着呢,我还排不上号。”易春谦虚一下。
易正顺才不相信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小春是忽悠你的,你也信,傻丫头。”
“行,过几天我带你们去看看,顺便玩玩。”
易春不多说,易正顺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易秋一听,开心地笑。
京都,人人向往的地方。
过几天就去,她好期待。
众人一听,兴致也高起来了,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男人讨论的话题和女人不一样。
话说湖省老家这几年变化也不小。
瓷厂李厂长调走了,王副厂长上任了。
九转大肠那件事他一直怀恨在心。
大中午,王副厂长趾高气昂的来了,指挥赵军干这干那。
赵军忍气吞声的炒着回锅肉。
“嚯嚯嚯”,火苗好高,他簸了簸,快速翻炒。
香味一阵阵传来,王副厂长垂涎欲滴。
赵军炒好,铲在盘子里。
“回锅肉不够辣。”王副厂长拿筷子夹了一块,尝了尝,好吃,却挑刺。
赵军瞟了一眼他,继续炒麻辣鸡。
翻来翻去,出锅了。
“麻辣鸡不够麻。”明明味道正宗,他吃得起劲,却鸡蛋里挑骨头。
赵军瞪他一眼,煮个酸菜鱼。
折腾了一会,出锅了。
又酸又辣,好吃。
“酸菜鱼不够鲜。”王副厂长尝了尝,说。
这不满意,那不满意。
赵军火冒三丈,忍无可忍。
“王厂长,故意找茬是吧?”
“是又怎么样?”
王副厂长小人得志,得意洋洋。
赵军一碗麻辣鸡倒在他头上,他一声怪叫。
“这下够麻够辣了吧?奶奶的,爷不侍候了。”
赵军脱下工作服,一扔,走了。
“你,你回来。”王副厂长傻眼了。
他不过是想出口气,没想到把人逼走了。
《水浒传》一书中的好汉不就是这么上的梁山?
王副厂长又后悔了。
赵军的厨艺是一流的,好多大干部都爱吃。
如今赵军一走,后厨瘫痪状况,那几个人的厨艺没办法入口。
他面露难色,踱来踱去,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