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啦。”
易春应了一声,给了他两颗糖。
“谢谢喔喔。”
这小孩接过糖,欢快的跑了。
这是一家民族,种了很多的地谷。(地谷是当地人的叫法,和水稻的区别是,它可以在山上种,只是产量不高,种出来的米又香又糯。)
他家竟然手工做起了米粉。
等易春他们到时,米粉都出锅了。
他们卷成一卷的,切成丝,凉拌出来,特别好吃。
还凉拌了一碗香椿。
这香椿有一股浓浓的香味,易春夹了一点尝尝,味道还不错。
易春早就饿了,一口气吃了两碗凉拌米粉。
周玉也吃了一大碗米粉。
他们赞不绝口,这家民族听了,乐得合不拢嘴。
易春吃完米粉,从裤兜里掏出两毛钱给他们。
这家人摇摇头,硬是不肯要。
民族很好客的,你一旦来了,不吃他们还觉得你看不起他们。
易春一口气吃了两碗,可把这家民族乐坏了,把他当自己人看待呢。
闲聊了一会儿,易春询问了一下做米粉的方法,他们毫不迟疑地告诉易春配方。
原来还要木薯淀粉,易春空间里木薯多的是。
只是米用水泡好,用石磨去磨成浆,实在是太麻烦。
这后世到处都能买到,而且便宜好吃的米粉,当下却稀罕得很。
有钱也买不到,想吃米粉成为了一种奢望。
香椿,民族家门口就有一大棵,旁边有一些小苗,易春趁他们不注意,拔了一棵,裁空间里了。
这家民族以为他们是夫妻呢,给他们一间房间。
晚上,易春打了个地铺,让周玉睡床上。
这个年代姑娘可是碰不得的,易春头脑清醒得很,没有办结婚酒之前,是不会去碰周玉的。
大家一夜相安无事。
天亮了,易春急忙把地铺收起来了。
易春悄悄的把两毛钱压在枕头底下,然后告别了这家人,继续前进。
他们走走停停,已经游玩了七、八天。
易春骑着车带着周玉到了粗熊,已经是晚上。
他们远远看去,那里点起了火把,男男女女手拉着手,围着火把跳着舞,唱着歌。
女的上装花饰繁多,色彩艳丽,图案以云纹和马樱花一类的花卉为主,多装饰在上衣的胸前、盘肩。
妇女头饰有包帕、缠头、戴绣花帽三类。
男的头上缠着青蓝色棉布或丝织头帕,头帕的头端多成一尖锥状,偏鉴于额前左方,左耳戴耳环。
男女都外着“察尔瓦”和彼毡,形似披风。
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有红、黄、绿、橙、粉,纹样繁多。
周玉开心地跑了过去,加入到这群人中,跳着,唱着。
易春意念把车移进空间充电,他在人群里找到了周玉,拉着她的手,一起跳着,唱着。
其实民族唱的是什么他们也听不懂,不过气氛搞起来了,大家热情高涨。
火把一直燃着,他们一夜跳到了天亮。
原来今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
天亮了,大家都散了。
易春意念把车移了出来,周玉坐了上去。
她只顾玩去了,也没有察觉这车怎么一晚不见?现在又出现了。
易春从书包里拿出两个面包,他和周玉都饿了,狼吞虎咽几口就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