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眷道别完,行至宫门前,老爷子穿着一身粗布麻衣等在了那里,他背对着皇宫,目光朝向远方,似乎是在眺望故乡的风景。
如今,他年纪大了,已经是经不起长途奔波了,好在自己有一个好孙儿,能代替自己去给祭拜先祖。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老爷子缓缓回头:“炽儿,你不会怪爷爷吧,这才刚刚开年,就让你远去故乡,这段路说长也不长,但就是有点磨人!”
“怎么会呢,身为朱家的子孙,修缮皇陵本就是咱的责任,这事咱不做,谁做?”
朱高炽淡淡一笑。
“再说了,孙儿巴不得出去历练历练呢,治国理政,少不了体察民情,这一路上,能亲眼目睹不少百姓的现状,这是好事!”
“哈哈哈!”
老爷子爽朗一笑。
“这就是咱为啥看重你的原因,具备这一点,才是咱老朱家的儿郎,身为帝王,怎能不贴近百姓,此番出行,你也要认真对待,最好多积累一些世俗经验!”
对于老爷子的期望,朱高炽也是微微点头。
“凤阳应该还有不少的父老乡亲记得咱,你也可以去认识认识,说不定也能够有所收获!”
“那个年代,咱吃过的苦,他们也多半经历过,在他们的讲述之下,又是一番光景,仔细听听,对你有好处!”
一边说着,老爷子就一边陷入到了怀念当中。
“想当初,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才能换来年末几十天的幸福生活,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祭祖的人,漫山遍野的,也不知道今天,是否依旧如此!”
“直到前些年,祭祖的事情都是咱让人去忙活,现在,咱把它交给你,一定要办好咯!”
“孙儿明白,一定不会辜负皇爷爷的期望!”
朱高炽目光坚定,心里十分清楚,此番回凤阳,肯定不会是简单修缮皇陵,祭祀先祖这么简单。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年,凤阳这个地方,也没少受到老爷子的照顾,所以发展速度自然不会慢,百姓兜里钱多了,却没有掌控的本事,私心泛滥,普通农人的生活就被搅成了一团糟。
对于这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乡亲,老爷子又下不去手,所以只能让自己的孙儿去处置。
财是百祸之源,又是百物之先,也正是这财之一字蒙蔽了凤阳人的双眼。
“嗯,去吧,有什么事情,写信联系!”
多年未曾回到故乡,老爷子心中定然十分想念,如今临走前,却万分托付,想必是对凤阳的实际情况有所疑虑。
这么些年过去了,对于自己生长的地方,他一直都觉得有所亏欠,所以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来帮助当地发展,不说别的,那拔地而起的皇陵,就给凤阳百姓带来了不少收入。
可人心难测,人也是会变得,历经了磨难,生活突然间变得如此安逸,更是会加剧这一进程。坐在马车之中,朱高炽细细的思考,忽然想起,前些日子,锦衣卫的秘探进宫,送来了几封信,其中的内容多半是和凤阳有关。
否则老爷子不可能突然作出决定,让自己的孙儿回到家乡去督促皇陵的修缮,就只是修一座陵墓而已,比起京城之中的政务,自然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