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孤却从你们的教导之中悟出了一些新的东西,正所谓学有所成,在孤的理解当中,就是从书中已有的圣贤之道接触到一些新的正确的事情!”
“若是一直原地踏步,那么诸位夫子日以继夜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所谓的驿站改制,商税之法,都是孤从圣贤之道中学习所得,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容不得反驳!”
听到这里,一众儒士的心中也很是震撼,殿下竟然能从书中悟出新的道理来,这简直就是圣人才有的能力。
“身为皇储,放眼天下,孤明白了一条很重要的现实,就是不能一直遵循所谓的前人经验去谋求盛事,而应该需要自己去探索。”
“如今朝堂之上,文官站在一旁,武将站在一旁,你们就是孤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如今西南土司国爆发战火,南边沿海倭寇之患还未曾解决,如何让孤重文轻徐。”
“不让武人去战场之上拼杀,难道让你们这些瘦弱的文臣去前线当炮灰吗?”
说到这儿,朱高炽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
“大明是一条龙,文化及所谓的圣贤之道是它的灵魂,而军队武人是他的躯体,军队的实力则是尖锐的獠牙和锋利的爪子。”
“若是没有文人,此龙就是一具空空的躯壳,没有任何意义,可若是没有武将,那么就只剩下了一堆无用的灵魂,都不用人攻击,轻轻一吹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战争虽然不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手段,但咱们大明也必须具备一只强大的军队,孤也清楚你们对于武人壮大的担忧,可你们却没有想到,如今的太平盛世,正是那些军士们用鲜血换来的!”
“更何况,孤的新式学堂,不仅再开武举,培养武学人才,更是拓宽的科举取士的道路。”
“孤私下里派锦衣卫去调查过,许多人根本就不适合所谓的明经几科,固定的考试制度完全封锁了人才诞生的可能,你们反对孤的决策,恐怕是害怕埋没的人才有了晋升之法,从而代替了自己吧!”
这句话无疑是击中了所有儒士的心坎,他们都纷纷低下了头,自发的跪在了大殿之上。
“朝代更迭,新旧交替,本就是自然规律,这一点,你们无法改变,后辈们必然会接过你们此刻肩膀之上的担子,就像是孤成了皇爷爷的接班人!”
“或许,你们就是害怕这一事实,害怕承认,害怕放下心底高傲,害怕自己沦落为一个普通人,对不对?”
“臣不敢,臣有罪!”
刘三吾咬着牙齿,自己的想法被一一看破,这种感觉让他十分难受。
“你们没罪,恐惧之是人之常情,但你们不该阻挠孤!”
朱高炽轻轻的站了起来,帝王气场顿时就发散开来,靠的近的臣子甚至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
“孤既没有抬高武人的地位,也没有故意降低文人的存在,二者齐道而行,并不会受到什么影响,武将们被你们压制了这么多年,尚且没说什么,但孤只是想要让他们后继有人而已,你们就如此跳脱!”
“或许孤有一法让你们体会到所谓武将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