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在苏州视察了半年,商贾凭借驿站的东风扶摇直上,而国库收入的却仅仅之上上涨了很小一部分。”
古宏见老爷子脸色变换了一阵,最终还是稳定了下来,连忙抓住了机会。
“粗略统计之下,仅是苏州,大大小小的纺织作坊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按照府衙之中的记载,今年上半年,就新开了三百商铺。”
“同时,如今经商的条件实在是太过于宽松,只需当地府衙批准即可,而商户需要缴纳的税款也是固定的,可作坊规模各不相同,怎么能够按照同样的标准来收缴税银呢?”
“如今大量的财富都被商人给牢牢的握在手里,对国库实属不利啊!”
古宏苦口婆心的说着,朝堂之上的臣子也陷入了反思当中,竟然没有一人敢于阻止他。
而朱高炽坐在龙椅旁边,也是不住的点头,大明一年的军费支出就高达数百万两白银,若是能从商人手里薅羊毛,那么财政问题将会彻底在朝堂之上消失。
“陛下,若朝廷能够通过税务律法,从商人手中回收一些钱财,用于建设道路,修建水坝,开垦农田,那么天下势必将会更加美好!”
“同时,商税还能提高成为商人的门槛,这样一来,农人们也会收敛心思,安安分分的种田,也就不会整天做着一夜暴富的白日梦了。”
“而且,相应的有光商铺,作坊的批准条例也应该作出修改,由专人负责,官员之间互相简单,也能在一定程度之上杜绝官商勾结的情况诞生。”
古宏越说越快。
“陛下您也看到了大明商贸的潜力,短短半年之内,发展到了如此规模,若是增加商税的收缴,必能展示您为百姓着想的德政。”
台下的臣子说了很多,老爷子右手轻轻扶着龙椅,陷入了沉思之中。
收取商税的命题终究还是被搬上了台面,朱元璋心里也清楚,经济发展必定会带来社会的变化,若是四守规矩,一成不变,那自己岂不是成了迂腐的帝王。
一边想着,他一边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孙儿,恐怕此事,这个臭小子也没有少参与。
良久之后,老爷子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声:“退朝!”
而随着臣子们离去,偌大的奉天殿中就只剩下了爷孙两人。
“炽儿,这恐怕又是你的想法吧!”
老爷子放松身体,靠在龙椅之上,轻轻说道。
朱高炽微微一笑,也没有否认,这一切的确是自己准备出来的。
“爷爷,商人可以剥削百姓,咱们当皇帝的就不能剥削商人吗?说到底商人也是百姓,他们会永远为了银子而奔波,所以在某种程度之上,商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大明缺钱的问题已经深深植根在了国家体系之中,若是不尽快解决,则将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
“唉!”
老爷子把头靠在椅背之上,轻叹一声。
“咱老了,也想不动了,不过咱还是那句话,炽儿,你放心大胆的去做,爷爷永远是你坚实的后盾!”
从后来人的角度来看,大明之所以灭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其实和金钱二字脱不了干系,身为军事大国,军费都是从百姓手头上收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