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城中十分热闹,到处都是买年货和卖年货的,一众小贩吆喝着,老爷子忍不住将窗帘挑开了一条缝隙,细细的打量着。
这人间的烟火气息不像宫城那般冷清,到处洋溢着年味,让朱元璋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丝笑意。
街道两旁挂满了灯笼,红色的喜庆将房子商铺给包围了起来,农夫和商人们都迎来了休息的时光,此刻正带着家人逛集市,他们许久不曾见过的孩子脸上也展露出兴奋的笑容。
一年走来,普通百姓自然是要好好准备这个属于全家人的节日,小孩子们拿着心仪的糖葫芦和风车在人群之中穿梭,笑声回荡在他们上方。
当然,也有一些家庭,似乎情况不太好,手里的钱财只够买年货,可年幼的孩子那能懂得这些道理,他们紧紧的抓着父母的衣角,指着稻草之上插着红彤彤的糖葫芦,嘴唇咬住,似乎下一秒就能哭出来。
朱元璋看着百姓百态,心中也十分感慨,脸上的笑意不由得扩散开来,心情十分舒畅。
轿子摇摇晃晃,继续前行,在闹市之中,也有着安静的一角,一名流浪汉孤独的坐在屋檐之下,前面放着一直破碗,身上的棉衣也是千疮百孔,勉强能够抵御冬天的寒冷。
“停一下!”
看到这一幕,老爷子脸上的笑容停滞了一下,随即喊停了软轿。
“看来,世界上永远都有穷人,咱还是需要努力啊。”
朱元璋一边在心中感叹,一边从随身的金丝袋子里面掏出了几颗碎银子,亲自走下了轿子,放在了流浪汉的破碗中。
似乎听到了银子和瓷器碰撞所发出的清脆声音,流浪汉缓缓抬起浑浊的双眼,里面缓缓诞生出一丝希望的光芒来。
这时,老爷子才发现,这名流浪汉是个瞎子,根本就看不见任何的东西。
“可怜!”
回到轿子上,朱元璋感慨万千。
还记得当年,就是因为天下遍布这般苦难之人,他才揭竿而起,如今天下太平,却依旧能在繁华的角落中,看到他们的身影。
随着轿子继续前行,吵闹的叫卖声,孩童的欢笑声,再一次占据了京城的空气,可老爷子似乎再也无法像先前那般爽朗的笑出来了。
“不想这些事情了,今日出来是为孙儿选孙媳妇的。”
甩了甩头,朱元璋将思绪深深埋藏在心底,不再去提及,将注意力放在了外面热闹的场景之上。
时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自己的孩子们也逐渐长大,就连孙儿都有胸口高了。
眼角余光撇到卖糖葫芦的老人,朱元璋愣了一下。
“不知道炽儿喜不喜欢,等下回程的时候,趁着夜市给他买上一串,他应该会很高兴吧。”
想到这里,老爷子又感到有些寂寥,自己的儿子一个个都去了封地,诺大的皇宫之中,只有孙儿能陪着自己。
今年过年,有炽儿的陪伴,应该是会热闹一点,可在他的心里,依旧是盘旋全家团聚的奢望。
“唉,也不知道炽儿喜欢什么,好不容易出一次宫,若是空着手回去,怕有些不好吧!”
朱元璋靠在软垫之上,此刻他完全变成了一个外出办事,绞尽脑汁给自己孙儿带礼物的爷爷。
“这些个混小子,过年了也不知道回京城来看看,给咱写封也好啊,如今驿站如此发达,信件送到也只不过两三天而已。”
软轿逐渐出了集市,向着城北而去,路旁的行人也逐渐少了起来,但每家每户都飘出了香味,相比是在准备过年的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