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她之前特意让高仙芝盯着杨矩的那件事也没了下文。再加上神都如此变动,以后要是再想追究,怕是会更难了。或者,这就是天意吧,不该她阻止的事情,她终究是阻止不了。与其再琢磨这些虚无缥缈的,还不如在尺带珠丹跟前多卖几个心眼。只要两国的百姓平安无忧,那她也就没什么好不满的了。不过……
“相王登基称帝,这是又要改年号了啊。”忽地一笑,桃夭的眼中隐约透出丝丝忧虑:“如今的大唐还真是多事之秋,相比之下,我倒是有些怀念武皇在位的时候了。”
最起码,那时候的朝局还稳如泰山,而那时候的吐蕃,也没有胆量蠢蠢欲动。如今么,谁知道呢?
显然,桃夭对尺带珠丹的了解让她又一次预测成功。
唐隆政变之后,原相王李旦在太极殿登基称帝,改元景云,大赦天下。同时,因三子李隆基在政变中立下大功,遂弃嫡长子李成器,而改立李隆基为太子。而太平公主因着多次鼎力相助,也被这个兄长更为信任和爱护,不仅依然享有诸多皇室特权、扈从卫队,就连在朝中的势力也愈发强盛起来。最为巅峰时期,光是大唐的七位宰相里就有五个出自她的门下,更多说剩余的文武百官有多少人惟她之命是从了。而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李隆基和这个姑姑的关系自是再回不到当初合作之时的亲密无间,反而开始变得日益紧张了起来。
毕竟,一山容不下二虎。一个年轻有为、野心勃勃的太子,自然看不得一个权势滔天、声名显赫的长公主盖过自己的风头,再别提这个长公主姑姑还曾有过一个黄袍加身、几将李氏宗族屠灭殆尽的女皇母亲。一旦她有心效仿,那他的地位可就岌岌可危了。谁让父亲李旦虽然行事果敢、决策明晰,可对这个仅剩的妹妹却是偏宠有加,在很多时候都跟被猪油蒙了心似的含混带过,也就只有靠他自己多操着心了。
向来眼光狠辣的吐蕃赞普就是抓住了这个时机,趁着那姑侄两人反复斗法、搅得李旦无暇他顾之时,屡次兵犯大唐边境。再加上此前杨矩的助力,令得他得到了丰沃的九曲一带,兵强马壮之余更兼地利,经常是无往不胜。可他到底也还对自己的妻子有所忌惮,每次出兵都并不深入,还严令手下众将不得滥杀无辜百姓,像是纯粹劫掠粮食和财物一般。但是桃夭明白,那不过是这个男人对自己变相的知会和试探。
她不喜欢杀戮,不想看到百姓遭殃,那他就严格约束手下的军士,尽量和平地占领大唐的边城。她时时阅看大唐的书籍,关心神都的动态,那他就用小打小闹的方式来观察她可以接受的底线在哪里,她又究竟会为了她的母国做到什么地步。只可惜……桃夭深深地叹了口气,面上的神情却是千般万种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