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卿行答。
“我的儿女不是一般人。”卿妈说。
“其实,妈,我还有更深的秘密。”卿行道。
放下碗筷,卿妈突然很严肃地问:“你真的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
呃~卿行不知道该说什么,看来老妈也习惯在网上看自己的动态。
“妈,我小时的记忆里没有林甜甜这个人。”卿行用求助的语气继续道:“更没有她们家族的记忆。”
“怎么可能?”如果是在这段时间之前,卿行说出这种话,卿妈肯定会给他一顿臭骂,但此刻凝视着儿子那双极其认真的眸子,卿妈明白儿子并不是在进行渣男的过程。
“你现在喜欢她吗?”卿妈问。
卿行不做声,但还是点了点头。
“那就行了撒!”卿妈说。
“但是,我怕我不是~”卿行别扭地说。
卿妈抢着道:“怕什么,她不是已经和你绑在一起了吗?舆论上也好,现实命运也好,你们命中注定永远在一起。”
“我~”卿行想说什么,但无法说出口。
不能说这种命中注定的感觉很不好,卿行只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担忧
……
翌日,剑桥,报告厅。
特殊答辩委员会分别由牛津、剑桥、曼切斯特的十六名教授组成,考彻比尔教授也在内,主席是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邓肯.霍尔丹教授(发现物质的拓扑相变)。
卿行把《规范场论中的dannis机制》当做其博士论文,这篇论文附带数百页的数学证明过程,单就数学部分而言可以拆分成几篇微分几何、拓扑代数的论文。
简短说了下前人的研究后,卿行直接说起自己如何从数学上发现该机制的过程:“最初,我完成考彻比尔教授布置的课题中发现量子杨米尔斯方程似乎有通过用另外的非阿贝尔结构群来改变其数学形式的可能。所以我们开始迈出第一步:用代数几何等数学工具得到β2dannis方程的近似形式……”
“可以请你从阐述一下你对第三定理?是否由此可以关联引力?”早在几天前,当他从剑桥官网上看到原论文时,便萌发出一种想法,dannis理论有希望希望将引力纳入标准模型。
“dannis粒子所带的“荷”能进一步解释量子其在质量不为零时仍能维持规范不变性,以及说明电磁力在同一时空场上具备远程分量……如果发展相应的数学理论,我们确实有机会!”卿行很肯定地道。
接下来就是各位教授的提问,卿行都一一做了解答,主要是一些发现dannis机制的具体细节。
该理论从数理逻辑上显得极其完美,证明过程更是无可挑剔。众多教授来此除了是想亲自聆听准诺贝尔奖这一发现,也是存有交流想法。
不久,答辩评审结果出来了:卿行继徐韬后,再度打破剑桥学位授予制度,用一年多时间获得剑桥DSc理学博士(高级博士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