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普通的傍晚,陈文煜结束了一天的钱庄活计后,收拾了一下,步入不远处的一家茶楼,点了一碟小菜,然后悠哉悠哉的听旁边的说书先生高谈阔论。
小菜吃完,说书先生的志怪小说也已接近尾声。时候不早,陈文煜在桌上扔下几枚铜板,准备回家,家里,妻子和两个孩子正等着自己。
一想到家里的柴米油盐,听小说时那种全身心放松的感觉顿时烟消云散。
最近柴薪的价格是越来越贵了,汴京周围几里的山上几乎全秃了,一点木头都无,甚至连桑树和枣树都被人夜里砍伐干净,即使官府明令禁止,发布“重盗剥桑柘之禁,枯者以尺计,积四十二尺为一功,三功以上抵死”,也一直屡禁不止,甚至有风声传出汴京周围的禁军每每都出来偷盗柴木。
至于米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汴京周围今年饿死冻死的乞丐流民明显比往年多了一些,听说江南在闹乱子,朝廷开春就要拨大军去平叛。江南正是整个宋朝的粮仓,那边一乱,全国人的肚子就要挨饿了。
“哎。”叹了一口气,陈文煜起身准备离开,心里想着自己每月一两的月钱,虽然比起普通人家已经很不错了,但要维持一大家口人,着实有点吃力,看来,也得想法子找找其他营生了。
“大家先别走,听我说,【大通钱庄】正在招募伙计,每月二两雪花纹银,一旦完成了钱庄布置下的任务,还有酬金可以拿,如果谁家中困难,可以去应聘下……”
听到说书先生的吆喝,陈文煜停下脚步,目光带着一丝诧异,同样,原本要散去的人群也重新聚集起来。
“每月二两,先生可是弄错了?”先是一个行脚商人问出口。
“没错没错,汴京东南西北四面都有一座【大通钱庄】,周围还有指示标,大家一问便可知。”说书先生摸了摸胡须,微笑着说,“这【大通钱庄】听说待遇可是好得很呐,不仅月钱高,有酬金,而且每月都给伙计交【养老金】,只要是钱庄的伙计,十年后,就可以把养老金拿出来了。”
“养老金,这是什么东西?”
“养老金就是在我们年老或者生病没法干活后,根据伙计对【大通钱庄】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的资格或条件,每月发放一定月钱的待遇,主要用于保障伙计们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以保证老有所养。”说书先生此时的话语虽然平淡,但所有人听起来却比他刚才的小说还要精彩几分。
“还有此等事情,莫不是骗人的吧,天上哪里会掉馅饼,你这说书先生不好好说书,却在这里信口雌黄,小心吃官司。”陈文煜嗤笑一声,摇了摇头,对着侃侃而谈的说书先生喊了一句,但说完这句话后,他的心脏却不由自主跳得更快了一些,连呼吸都屏住了,仿佛在期待什么一般。
“哈哈,小老儿是不是信口雌黄,行欺诈之事,各位尽管去【大通钱庄】一问便知,他们钱庄的具体待遇如何,每日的活计是什么,都有专门的人讲解,小老儿只能说真实的情况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哈哈哈……”说书先生一阵大笑,然后还没等其他人询问,就继续说下去,“不仅如此,要是大家谁有口才,还可以如同小老儿一般做这口口相传之人,只要把小老儿刚才说的,同样传出去,自然会有奖赏,【大通钱庄】会每月发三两饷银,大家谁有兴趣,和小老儿做个同行?”
“你这老儿,有这么好的活计,还不藏着掖着,会好心讲给我等听?”旁边一个闲汉抱着手臂,吹着口哨,一脸笑眯眯,看起来一点都不信说书先生的话。
“嘿,这还真不是小老儿吹牛,要赚这三两银子,还真得把这个活计讲给大伙听。”说书先生转向一边,指了指旁边一个年轻小伙,“这就是【大通钱庄】安排和小老儿一起的伙计,小老儿的一举一动可是都在他眼皮子底下呢,要是不说,那这三两银子可就没有了,你们说,小老儿是说,还是不说呢?”
等说书先生讲完,他旁边的年轻人就站起身,朝四周拱了拱手,面带笑容:“我是【大通钱庄】的伙计,我叫马辉。先生说的一切都属实,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问我,至于信不信,大家到时候去钱庄核实一趟就行了,不仅是养老金,我们钱庄还给每名伙计和他们的家人提供人身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