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微微一笑,语气中透着几分玩味:“李中丞,那你可曾听闻过‘女娲补天’?若非女子,这天地岂不早已破碎?”
李中丞愣住了,他没想到青云会如此回应。就在这时,另一位看起来壮志凌云的大臣大步走来,一脸悲壮:“我等忠良之后,怎能眼看国家落入妇人之手!”
说着,他就要撞向旁边的巨柱,似乎是要以死明志,留下一段忠烈之名。旁边的侍卫见状,立即拉住了他。
“孙御史,壮志可嘉,但何需如此?”青云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调侃,“若真想为国尽忠,不妨先从齐家开始。听闻你家中姬妾甚多,每日家中食用的鸡舌,都是用一百只五个月的母鸡舌头做成的,剩余的鸡全部丢掉。你这样穷奢极欲的人,你竟然敢肖想青史留名,真是丢了御史的脸面,来人给本宫把他拉到大理寺仔细审问一番,如果有贪腐,罪加一等。”
青云话语刚落,孙御史便被侍卫们恭敬地带领着退出了金銮殿。他的身影消失在殿堂的门口,留下了一室的沉默和思索。
就在这个沉默尚未散去的时刻,光禄大夫李亮缓缓地站了起来。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然后落在了青云的身上。李亮开口了,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透露出岁月的痕迹。他向青云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想要辞官返回故里的念头。这番话,让在场的众位大臣心中一惊。他们以为,按照往常的规矩,皇上会询问李亮的真正原因,甚至会婉转地挽留一番,毕竟这些老臣的经验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皇后娘娘没有追问,也没有挽留,而是直接同意了李亮的请求。这个决定让李亮愣在了原地,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错愕。其实,李亮并没有真的打算辞官,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试探青云,希望借此机会表明,尽管年岁已高,但他们这些老臣仍然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李亮的心中此刻五味杂陈,他没有想到青云会如此果断地接受他的辞官请求。他感到自己仿佛骑上了一只难以驾驭的猛虎,进退两难。尽管如此,面对青云已经做出的决定,他也无计可施,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青云还真不怕朝中无人,泱泱大国就是人多,人才也多。最好这些人都辞官了,她重新拉提拨一波官员上来,这样也能更忠心。青云这一招杀鸡儆猴把其他想要闹事的人全部吓住了,没有人再敢出来反驳青云上朝,青云处理起政务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