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米莉的火花 > 第189章 ,/.

第189章 ,/.(2 / 2)

 推荐阅读: 逃荒捡到锦鲤小福宝,全家都旺了 重生:捡个绝色老婆 穿越悲惨生活之得过且过 快穿,在虚拟世界沾花惹草怎么了 七零军官恋爱脑,异能媳妇是块宝 风起归歌 千游记凌 摔了一跤,再睁眼成了极品老妇 荣妃娘娘宠冠后宫 被领养了,但我是作为宠物被养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过去科学家就很疑惑,不明白母亲为啥花那么多精力去分泌它。

而最近的研究就发现了,原来这些东西,是用来喂养婴儿肠胃中的细菌的。

这种细菌食用HMO以后,会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帮助婴儿的小肠更好地生长。

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消化能力就更强,拉肚子和得痢疾的相对少。

你说是不是还挺神奇的。

所以我们真的要尊重自然,尊重人原始的生存方式。

这是人类用几百万年的时间,不知花费了多大的代价,才一点点探索和筛选出来的。

我们最好不要贸然推翻。

06

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说到这里,咱来仔细了解一下,人类和细菌的关系。

细菌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34亿年(也有研究认为是38亿年)。

在大概30亿年的时间里,细菌都是地球上唯一的生命形式。

而我们人类来到地球只有700万年。

也就是说,人类出现的时候,细菌的世界已经非常发达完善了。

我们的原始祖先,在充满细菌的世界里活了下来。

又在几百万年的进化里,跟细菌形成了复杂的相依共生的关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互相需要,不可分割。

细菌的群体远比我们想象中更聪明、更复杂。

举个例子。

有科学研究发现,当少量致病菌进入人体,它们不会贸然发动攻击,来对付巨大的“宿主”。

因为少量病菌会很快被人体消灭。

这些病菌会选择先静静地复制增长,还不时彼此交换信息,统计同伴的数目,来评估自身实力。

当它们确定同伴数量已经足够多以后,才会忽然“暴动”,一起进攻人体。

是不是很狡猾?

当然,我们的免疫系统也在不断练习,如何尽早发现这些狡猾的敌军,并且快速消灭它们。

现在科学家也在研究,细菌之间是怎么交换信息的。

一旦我们解码了它们的语言,就可以告诉它们错误信息。

让它们一直以为自己势单力薄,不敢发起进攻。

人也就不会发病了。

当然,要解码细菌的语言,极其困难。

所以科学家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直到今天,我们对细菌的认知都非常有限。

人类存在了700万年,直到300多年前,才知道有细菌这个东西存在。

真正深入研究,也就是最近几十年。

据估计,目前人类所认知的细菌,还不足细菌总量的1%。

所以我们还处在非常初级和表面的阶段。

还有太多东西我们一无所知。

将来如果有更先进的设备,我们很有可能发现,人体里还有更微小更丰富的生物群体,是人类闻所未闻的。

而现在有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们刚刚了解1%,就以为懂了。

就急于做出判断和选择。

我们让孩子远离泥土,觉得这样就不会感染致病菌。

却不知道这让孩子失去了接触更多微生物的机会,免疫力下降,成为娇弱的温室花朵。

我们用杀菌洗手液反复洗手,想避免“病从口入”。

却让皮肤的微生态失衡,变得敏感脆弱。

我们用抗生素杀死致病菌,想解决一些感染的问题。

却没意识到,抗生素同时杀死了我们体内很多有益的微生物,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多种疾病。

说“菌群失调”大家可能没啥感觉。

举个大自然的例子你就懂了。

比如一片草原。

它正常的生态应该是有各种各样的生物——狼、羊、植物、昆虫、微生物……

它们互相制约,相依共生,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

而如果草原上的狼,全部被杀死。

羊就会疯长,草就会被啃光。

这片草原就会沙漠化。

人体的微生态也是一样。

如果我们鲁莽地改变了体内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菌群就会失去平衡,我们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所以,在我们对微生物“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下。

还是应该心怀敬畏,非常谨慎地去跟它交手。

尽量以和为贵。

不要无所顾忌地打打杀杀。

否则就会像一个幼儿园小孩去挑战大学教授一样,输得很惨。

因为这个世界,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微生物的世界。

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征服微生物。

最好的局面,就是和它们一起,和谐共存。

07

远离抗生素

这些年,人类发明了很多对付细菌、病毒的武器。

抗生素、防腐剂、消毒剂、各种药物……

这都是很好的发明,解决了人类的很多问题。

但是。

再好的发明,如果被滥用,也可能变成伤害。

比如抗生素(各种霉素、头孢)。

1928年,弗莱明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个抗菌药物——青霉素。

它解决了困扰人类已久的很多疾病,脑膜炎、产褥热、败血症、结核等等。

这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

可惜,人是不懂节制的生物。

有了秘密武器,就随时都想拿出来用。

一点小感冒就要吃抗生素。

养牛养鸡都要喂抗生素。

据统计,每年全世界大约有50%的抗生素被滥用。

而中国这个比例高达80%。

滥用的结果至少有两个。

一是抗生素杀死了很多人体里的有益菌,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出现各种问题。

二是导致细菌产生了耐药性,慢慢出现了更难杀的“超级细菌”。

细菌的进化比人类快得多。

当人类无节制地使用抗生素来消灭细菌。

细菌就不得不迅速进化出更强大的能力,躲开抗生素的追杀。

事实上,现在就已经产生了很多耐药菌。

抗生素已经没那么管用了。

而且就算你从来没用过抗生素,也可能会产生耐药性。

因为你感染的可能是耐药菌,它们不怕抗生素。

就是说,只要少部分人滥用抗生素,那整个人类都要跟着倒霉。

所以很多专家就一直呼吁,“远离抗生素,除非你真的很需要它们”。

08

“文明病”是怎么来的

有一个常识,是业界公认的:

一个人,体内微生物越多样,微生物菌群越平衡,他就越健康。

可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正在导致我们丧失体内微生物的多样性。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报道的一项研究,对比了意大利儿童和非洲儿童的肠道菌群。

结果显示,意大利孩子的肠道内细菌的种类,远不如非洲孩子多。

这会增加很多疾病风险。

就是之前说的——肠炎、哮喘、过敏、肥胖、糖尿病、抑郁……

这就是现代化带来的“文明病”。

它的原因很多。

有些是我们已知的——

我们的生活过于清洁,吃的东西过于精细,使用过多抗生素等等。

而还有一些原因,是我们很难想到的。

比如养宠物。

过去我们总觉得,猫狗身上有病菌,养它们会增加得病风险。

但是。

这几年很多很多研究都发现,养宠物的家庭,孩子更健康。

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小朋友在3岁之前拥有一只宠物狗,可以使患哮喘的几率降低40%。

波兰科学家的研究报告是,家里养宠物的孩子比没养的孩子,不生病的时间多31%。

在家接触狗的儿童减少44%的中耳炎,减少20%的发烧,并且比没养狗的儿童减少29%的抗生素疗程。

丹麦科学家甚至发现,小时候接触宠物的孩子,成年后肥胖的可能性都更低。

所有这些结果,其实都是因为宠物身上,有更多样的菌群。

其中当然有一小部分致病菌。

但是绝大部分都是有益的或者无害的。

生物学界有个“老朋友假说”。

说长期以来,人类都是和家畜一起生存的。

在漫长的相依共生的演化里,人类习惯了从动物身上获取一些微生物,来维持自己的健康。

就像人类需要从泥土中获取微生物一样。

而现代化的城市,让人们远离了大地和动物。

打破了我们几百万年演化中达成的平衡。

所以各种城市病、文明病、富贵病就都来了。

09

我们该怎么办?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有四点建议:

第一,适度的干净。

完全不注意卫生,肯定不行。

但过度的清洁,也会让我们体内的微生物失去多样性。

所以我们要做到的是适度清洁。

日常要洗手,但是不要反复洗。

也不要用太多洗手液、消毒剂。

我以前特别注意卫生。

但是自从几年前被黄师兄科普了微生物的概念。

就慢慢改变了很多健康习惯。

以前筷子碰一下灶台,都必须拿去重新洗。

现在筷子掉地上,用纸巾擦一下继续用。

以前淘米要淘好几遍,还担心不干净。

现在最多淘一遍。

以前总觉得毛巾牙刷有细菌,菜板枕套有细菌,哪哪都有细菌。

现在明白了,有细菌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应该允许细菌在那里。

而自从跟细菌“和解”,我感觉世界豁然开朗。

生活顺畅了很多。

第二,多接触大自然和小动物。

尤其孩子。

让他去玩沙子,玩泥巴,趟河水。

让他接触猫狗牛羊,甚至和它们为伴。

大自然会帮助孩子增强他的免疫系统。

过去老人认为,孩子要经常光脚在泥地里跑,才健康。

他们的理论是人要“接地气”。

现在看来,可能就是孩子直接跟泥土接触,让身体的微生物更丰富了,也就更健康了。

第三,尽量少用抗生素。

因为它杀死一万个敌人的同时,可能会有十万个好人陪葬。

第四,少吃含防腐剂的食物,少用含防腐剂的化妆品、洗头水。

防腐剂本身就是抑制微生物生长的。

它抑制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抑制有益菌。

虽然绝大部分使用防腐剂的产品,都被严格限制剂量。

但是长期看,还是存在破坏肠道和皮肤菌群平衡的风险。

尤其食物。

尽量还是吃新鲜天然的食物,少加工、少防腐剂。

总之啊,人本来就来自大自然。

所以尽量还是要用自然的方式生存。

人类延续至今的很多做法和习惯,其实都有它的道理。

我们不能通过一知半解的认知,就粗鲁地去改变。

生命是如此复杂,我们当心怀敬畏。

这篇文章写了好久,谢谢你耐心看完。

— THE END—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