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
经过前几天的相处,任一生已经差不多把毛选讲的差不多了,现在只剩下《实践论》和《矛盾论》了。
虽然他自始至终都只是抱着通过利用斯派克从而去影响那些以撒人从而达到分化这些人的目的,可是他给斯派克讲述这些的时候却是十分认真的。
原因就是或许在这一刻他是真的通过时空的跨越感受到了教员的思想,因此此时转述教员思想的时候,他是真的把自己带入了进去。
所以他是真心希望这些思想可以帮助到这些以撒人,从而从思想上可以解放这些人。
因为《实践论》不仅重新定义了辩证唯物的实践,它不同于唯心论和旧唯物论概念,将实践规定为“社会实践、变革现实和改造客观世界”活动。
而为了更好的解释什么实践论,让眼前的这个看上去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的斯派克听懂,他还特意举了一个例子。
假如现在我和说共产主义再美好也没有让你吃饱饭来的实际,没错,所谓的共产主义他理想中的状态就是人人都能过上不用再考虑物质可以去追求精神上享受的生活。
如果我这样说你大概率是听不懂的,可如果我这样说呢,共产主义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有衣服穿,有饭吃,有房子住,出行都能坐车不用再辛辛苦苦的千里奔走,这样是不是就更好理解了。
“是的”
“没错,有时候理论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过程中就会遇到施行不下去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你脑海的关键和他人脑海中的观念是不一样的,如何把自己脑海中的观念植入到别人脑子中光靠说是不行的,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
就拿一条浑浊的河来说,如果不能亲自下去趟一下是永远不可能知道他到底有多深,仅凭别人的描述是很难理解的。
因为别人眼中所灌输的认知直接进入你的脑子中一开始是很抽象的,就拿中夏的一句古语来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不管是从书本上还是他人口中得来的理念还是信息,如果不能亲自实践,那么他一辈子都是别人的经验,而不是自己东西。
好吧,任一生承认,他这里有自己夹带私货的想法,但是本质上他是真心希望这些人可以觉醒的,因为盲目和愚昧没有什么区别。
“某些人看待问题是主观的,片面且留于表面的,因此他们在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从来不注意具体环境,也不看事情的全貌,连事情的本质都没有想明白就开始行动,这是不合适的”
“啊,老师……”
斯派克对于任一生这波有些前后矛盾的话明显是有些接受不了的,或者说是听不懂,因此立马表示了自己的疑惑,对此任一生则直接打断了他。
“没错,虽然我讲的是实践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就不重要,直接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实践来践行理论。
可是一开始的理论一点都不靠谱的,那自然是没有实践的必要,因为这种理论在具体实践的时候连怎么下脚都不知道”
“……”
斯派克听完之后似乎是听懂了,但是任一生很清楚对方并没有听懂,于是他继续说了起来。
举个例子,实践他是证明题而不是填空题,因此只有先立靶子再射箭的,没有先射箭再立靶子的。
实践只是为了验证某种理论的条件性和正确性。
因此人们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达到了某种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人们的认识才真正被证实了。
因此理论如果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如果不以理论为指导,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生活总是伴随着各种失败,但是如果失败了之后不能总结经验,那么失败一千次也是徒劳,因此一次失败的总结胜过一千次毫无意义失败”
任一生说到这里特意看了一眼这个没有机会经历失败的少年,他仿佛看到了前世的自己一样。
前世的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不允许他失败,不光是他,与之相似的同龄人也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因此他们在犯了错之后基本上很难有勇气去承认错误。
殊不知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发展都是一样的。
无不是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道这几个字就可以概括的。
首先是起点低。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是从最底层开始的,对于其未来的成功而言,低起点,是必需,也是必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然后是当下净。
昨天已矣无法改变,明天未来空想无用;人生只有一天,那就是今天。活在当下、活好当下,是对过去遗憾的最佳弥补,也是对未来规划的最好铺垫。
其次就是回头脏。
一个人回头看过去,如果发现存在问题,那证明你进步了;如果发现没有问题,那证明你没有进步。三日自省、回头见脏,是进步的必需,也是进步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