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国之母的皇后,如今被囚禁在冷宫,好在公主身边的大宫女每日都会来,所以皇后的日子还算不错,虽比不得曾经当皇后的风光,但真要比起来,比很多位份低的宫妃要强多了。
“拜见陛下。”
今日守着皇后的是锦云,见到陛下过来,她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小锦云呐,都长这么大了。”
老皇帝见到锦云笑了笑,李飞瑶身边的大宫女都是他曾经亲手挑的,看到瑶瑶身边的大宫女如今都能独当一面,老皇帝很满意。
“多谢陛下,近来皇后娘娘胃口不佳,有些消瘦。”
想到皇后这些日子口出狂言状若疯癫,锦云还想提醒陛下当心,可皇帝只是摆摆手,独自进去了。
不知道两人在里面说了什么,老皇帝出来时只是吩咐锦云,不管之后是谁来探望皇后,都直接放进去就是。
走在长街上,王公公只觉得心口似乎是压着一块大石头,时不时眼神瞟向前方的皇帝。
“今日朝会取消,叫老恒王、魏国公、信国公、六部尚书都来御书房议事,让瑶瑶去偏殿等着朕。”
皇帝又一次拂去眼角的泪水。
李飞瑶在御书房偏殿,一墙之隔,再加上这里是皇帝特意给她准备的,所以御书房里说什么,她在里面都能听清楚。
“夷胡求和,想要派使团进京,诸位有什么想说的?”
将国书传下去,皇帝眼神扫过每一个人,最后看了一眼老恒王,老恒王似乎是没有看到,只是转了转手上的玉扳指。
看到老恒王的动作,皇帝眨了眨眼。
“陛下,如今大昭有红薯,再休养个两三年,定能一举拿下夷胡,没必要跟夷胡议和。”这是兵部尚书。
“陛下,百姓所求不过是安居乐业,边境百姓更是如此,若能议和,对百姓来说,才是幸事。”
除了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不想议和,其他几个尚书都觉得议和更合适。
“既如此,不如还是先议和吧,与民休息才是正经。”
老皇帝想得和阎跃是一样的,那就是先议和,过两年再发兵,反正到时候灭了夷胡,后世也不会说他背信弃义。
林景山混在人群中,嘴角微勾,不得不说,鲜于河很聪明,竟然能做到这种地步,这样到时候提出和亲,朝中也不会有人反对。
“既然是夷胡使团进京,那该让谁去接待呢?”
一般外国使团进京,都是由鸿胪寺官员接待,可皇帝特意提起这件事,很明显是在暗示什么。
信国公很上道,顺着这句话就把皇帝所想说出来了。
“陛下,依臣愚见,议和一事事关重大,不可只有官员接见,还需要一位重要的皇室宗亲。”
“只是,三皇子毕竟年轻,万一到时候夷胡挑事,就怕三殿下会冲动。”
林景山听了这话立刻出言反驳。
“魏国公此言差矣,就因为三殿下年轻未经事,此时正是他为国分忧的时刻,再说了,有鸿胪寺官员从旁提点,想必不会出什么差错。”
皇帝看了一眼老恒王,老恒王重重翻了个白眼。
“哎呀,本王年幼时,夷胡也曾有使团进京,当初,可是身为太子的先帝去接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