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战士不是二十二世纪的贵宝们,天天看着网文长大,
脑袋上不长个摄像头,身体上不带个系统都觉得自己不正常,
不敢出去搞对象!
所以说封建迷信它就害死人。
张晋鸿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拧巴的人,正不知所措的时候,从山脊上跑来了一个人,
他对着赵明生喊道,
“老赵,你们做什么呢?怎么遇到了美国佬不开枪,还聊起来了?”
赵明生连忙解释,
“李营长,这些不是美国佬,是咱们志愿军自己人,给咱们送装备来的,”
“送装备?还能开着坦克车来?啥时候咱们志愿军称坦克车了?”
李克志看向张晋鸿,问道,
“你们是哪只部队的?”
张晋鸿只好再次介绍,
“李营长,我是27军80师239团三营营长张晋鸿,奉命阻断美陆战一师退路,如今已经炸掉了水门桥,长津湖地区的美军插翅难逃,你们不用在这里打伏击啦!”
“你说插翅难逃就难逃?你说不打伏击就不打伏击,战士们在这里埋伏了两天两夜了,万一刚刚撤走敌人就来了,到时候谁负责任?没有上级的命令谁也不许撤退。”
没想到又是一个坚持原则的领导,
张晋鸿无奈了,只好问道,
“你们团长是哪一位,我能不能见见他?”
20军60师180团团长赵鸿济就驻扎在黄草岭附近的另外一座山头上,因为战士们的战斗形势危急而充满了忧虑,
从东北出发的时候,战士们每个人仅仅得到了一件薄棉袄,根本无法抵御朝鲜如此的严寒天气,
可军令如山,他只能率队冒死驻扎黄草岭,眼睁睁的看着战士们被冻伤冻死,这种滋味不好受啊,
但是哪怕只有一口气,战士们也只能与山川大地同在,直到完成任务。
张晋鸿跟随着李克志来到了位于黄草岭后方的一处大山坳里的180团团部,
这处位置既能观察到前线战事随时派兵增援,也能妥善的将战局情报向志司报告,最难得的是这里居然有一台无线步话机。
在朝鲜行军打仗最难的是什么?
吃穿、弹药都很艰难,最难的却是如何及时和上级沟通情报领取任务,
战局时刻都在变幻,掌握了信息就是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权,
可是咱们志愿军都是啥装备?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通信兵在入朝初期就面临着无线电通信装备和技术人员缺乏,以及通信设备落后的困难。
1950年10月入朝初期,志愿军总部机关只有9部短波电台,一个有线电话连。
每个军也只有无线电通信机60余部(含步话机),有线电单、总机370余部,被覆线470余单千米。
在入朝初期往往一个营才能勉强配到一部背负式电台,有线电话和手持式无线电对讲机数量则更少。
同时,这些通信器材数量少、质量差、型号杂,还主要是缴获自日军的和国民党的美制通信设备。
第一批入朝的第9兵团由于通信器材奇缺,只有团以上部队才有少量无线电台,营则采用有线电话。
营以下就主要靠军号、哨子、信号弹和手电筒来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