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走了一段几百米,看到一处山峰的“马鞍”部。
如果要挖掘的话,从这里应该是最省力的。
“张站长你看一下,这块土地怎么样?”
张小欠挖了一下,土质的结构,比较紧实。
因为如果是岩石的话就麻烦了,除了爆破不可能靠人力去挖掘。
另外如果土质比较松散的话,一旦在这个地方形成排水渠,那泥土很容易就会被流水冲走,也容易决堤形成下面的洪涝。
确定下来这个排水渠的位置后,张小欠又让金羽升空,沿着这条即将分流的山谷向下看去。
不多时他就发现因为这条山谷比较浅,常年的雨水冲刷后,这条山谷在前面几公里处也是汇入了原本的那条河谷。
确认完这些,身后的阿布领着大蓬它们也晃晃悠悠的赶来了。
保护区管理局会议室里一帮人通过张小欠手机传来的画面也看到了大蓬它们。
一时懵逼的众人不知道张小欠究竟要怎么做。
却见张小欠指了指刚刚选定的马鞍处,大蓬带着两个小弟过去,低下头向着地上就拱了下去。
猪鼻子划过脚下的土地,就像刀子从豆腐中间划过,毫不费力。
看到这几头野猪的动作,两位专家睁大了眼睛:
“这……不会是想靠这几头野猪挖开个排水渠吧?”
要知道挖掘机工作的话,不但可以用前头的挖斗将土挖起来,还能将土用挖斗搬运到旁边。
最后一点点把水渠给挖出来。
这些老专家以前下乡的时候养过猪,对于猪的翻地能力他们都是见识过的。
可是,就是你翻地能力再强,翻起来的土也是留在原地,弄不出个沟渠来啊。
正在迷惑的时候,张小欠那边开口问道:
“两位专家,我想问一下如果我在这边开一道排水渠,需要开出来多宽多深才行?”
其中一位年长些的专家道:
“沟渠深度需要到堰塞湖水面以下,至于宽度,开始的时候能有个三米以上就行。”
“因为现在上游的水还在不停地注入堰塞湖,只要你把这道排水渠开出来以后,水从这本排水渠流出,持续的流水会将这道引水渠冲刷的更深更宽。后面的活水流就帮你做了。”
说完,他看了看旁边的另一位专家。
那一位也点点头:
“是的,只要能有一个超过三米的渠口,就能保证持续注入的水量被分走,那样的话堰塞湖里的水位就不会再继续上涨了。”
“只要不再继续给前面的堤坝增大压力,这道堤坝就还可以坚持24h~48h,有了这些时间就足够我们疏散下游的村民了。”
张小欠点点头:
“那好!”
随后,他扭头对着身后一帮安静等待的野猪道:
“伙计们,准备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