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他在身份意识上遭遇突如其来的被迫剥离,是在他12岁的时候。
他本以为自己是个天才,却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被告知他其实是个普通人。
这怎么可能?
如果他是个普通人,为什么这些年他要活成那样,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如果他不是个普通人,那他是谁?
那是他生平中第一个无法自行解答的问题,一个充满了哲学味道的问题。
且无人解答。
所以他生了病。
也是因为这场病,邵他渐渐找回了自己作为“人”的意识,找回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名字从“邵也”改成了“邵他”。
从“也”到“他”,多了人味。
这一切,造就了他长大后,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他不明白,作为普通人,一眼看得到结果的事情为什么要挣扎,要努力,要去追求那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所以才会在遭遇车祸后,坦然接受了所有的安排,和倪安的挣扎不一样。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在尚未有何用处之时,就已经展现出了伤害他人的能力。
Dora的出现,引发的纷争,导致死的死,伤的伤。
他对那场车祸的愧疚不比倪安浅,也是他会患上PTSD的原因。
再加上后来他成为作家,在内容上不断地被审核驳回,像是在不断印证他心里的想法——他虽然不是那么的天才,但的确拥有能伤害他人的力量,也让他变得越来越谨慎。
所以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
聪明,但又没那么聪明;想要改变,却又改变不了什么;不想伤害,可确实伤害了别人。
所以他身上,有一种别扭且纠结的感觉。
这种别扭和纠结,也体现在他和他父亲的关系中。
明明渴望,明明爱,明明已经原谅,明明可以不用病痛要挟,但还是在扭曲的陪伴中和邵常平度过了十年。
倪安的出现对他来说,是个惊喜。
对他来说,她就是个完全相反的他。
坦诚、无畏、聪明、开朗、松弛还善解人意的她,像颗石头一样投进他的生活里,舒畅自由,在他一成不变的生活里激起阵阵波澜。
她或许不及他聪明,但却能让邵他第一次开始怀疑,或许也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和他相信的那样,真的无法改变。
所以他会在第一次被倪安拉住的时候鬼使神差的同意,也会在倪安第一次从他家离开的时候,失去了思考,下意识地追了上去。
多年后,他终于有了想要通过努力去争取去得到去改变的事情,在他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
然而父亲的去世又把他推回到了过去。
人的渺小,在死亡面前暴露得完完全全。
邵他又变回了曾经的那样,顺应天命,不做任何的挣扎。
不太一样的是,他的身边多了倪安。
一个会在最难过的时候选择放声哭泣,在最绝望的时候选择相信,在困难的时候仍然选择努力,在人与人之间不停地来回周旋,不放弃任何的可能性与希望,在真诚待人的前提下,为眼前的暗无天日,争取回一丝的曙光。
倪安的存在让邵他慢慢反应过来,所谓的天才和智力,不过是一种能力。
真正起决定力量的,是人。
不是一夜之间,而是在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之下,邵他才得以逐渐打破从小所建立起来的错误信念。
邵他是聪明的,但他也是未觉醒的。
就像是空有一身力气的大力士,却不知道自己的力气到底能有什么用。
直到有人告诉他,去努力,去让你想要的,哪怕是不可能的,成为可能的。
所以觉醒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或许故事里关于他的内容不多,毕竟这是一个以倪安为主所展开的故事,但他会更像是观看者的视角,在目睹了倪安的人生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地解答属于自己人生的问题,最终找到自己人生的答案。
所以对于邵他来说,找到自己就是他的成长线。
对于他而言,“如果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长大,一切都恰如其分,他会活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的答案,多半与倪安有关。
倪安就像是一面镜子,让他看清楚了他自己的样子,从那充满了迷雾的源生家庭中。
他确实如他自己所言,充满了“算计、犹疑、畏缩、阴沉、紧绷和孤傲”,一些幸运的社会佼佼者身上所无法摆脱的独特气质。
但他也确实如倪安所言,是个心思缜密、思虑周全、一丝不苟、泥蟠不滓、常备不懈、门惊如市但不惭屋漏的人。
总而言之,他是个很简单的人。
聪明正直但胆小,所以选择顺应天命不做挣扎,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不利于他人,却也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缺爱且无法自爱但渴望被爱,所以会深居简出,却又能够写出让人动容的故事。
是命运的眷顾者,也是命运的被玩弄者。
简单,且矛盾。
但最终会找到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