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邵他遭遇车祸以后,他得知邵他患上双相情感障碍和PTSD以后。
他一定是不后悔的,但心里也一定是充满了歉意的。
所以才会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所有的工作,陪在邵他身边,治疗他的病。
并不是想说他是个伟大的父亲,甚至都不曾想过要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他只是个普通人。
倘若邵他没有生病,也没有因为殷晴的教育成长为那样别扭的样子,邵常平是一定不会留下来的。
他只是觉得这是他的责任,所以选择承担。
在渡百人和渡一人之间,在他眼里没有区别。
既然他渡得起百人,那这一人,如果是他的责任和义务,他也应该渡。
他的存在,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在暗示着邵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陪伴的十年过程中,他试图让邵他在创作中感受自由与责任的边界,不要在责任的束缚下放弃自由;也在其迷失在想象中的美好时,用逻辑将其拉回现实,即便那样的逻辑背后,是死亡的残酷;然后在时间中,表达自己并不擅长表达的爱意。
他确实不是一个好父亲,但透过邵他的视角,希望能展现,他也在努力学着去做一个普通的父亲。
是三餐四季,是天台凉棚,是看不见的和审核的周旋,是无数夜晚的讨论和审稿,也是邵他有什么不舒服,便能立马往家里赶的身影。
暗藏于对门的研究资料,是他的过去。
但倪安和邵他,是他的未来。
------------
殷晴篇
殷家是身处现代世界,思想却仍处于旧时代的家庭缩影。
而殷晴,是这类家庭的残酷牺牲品代表。
和奇欢欢一样,殷晴也是成长于重男轻女的环境之中。
但和奇家不一样的是,殷家是对嫡传制的认同,性别只是被包含于这种制度中,所以她作为长女,便成了原罪。
幸运的是,腐朽的思想在先进的时代,总是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所以在殷晴成长的过程中,她也觉醒了,只是觉醒得没那么彻底。
比如,逃离殷家。
她对于殷家的归属感很强。
或许是因为家族强大对她的庇佑所带来的向往,又或者是血脉作祟养育之恩不能忘,总之,她服从殷家的一切规矩。
比如婚姻的安排。
所以她和邵常平做了交易,有了邵他。
殷家并不是一个以爱滋养孩子的家庭,所以殷晴本身虽然不是什么坏人,但在爱人方面,确实没什么优势。
不管是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对邵常平早已情根深种,还是对于邵他的恨不明所以。
她在亲密关系中,可谓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但在商业环境中长大,再加上殷家百年经商,她的商业天赋很高。
在殷家工作了几年后,凭借着对行业市场环境的认识和人脉,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殷家开始自立门户,创立了槐书。
赶上互联网发展,她独到的眼光和超强的决断力和领导力,让她很快地在行业内大放光彩。
她自信,但也狂妄。
所以在看到邵常平的研究和邵他的Dora后,生出了别样的想法。
她大胆地引入资方,和高建宇一起规划行业的新方向,想要通过科技,唤起整个行业的活力。
但忘了顾忌人性。
或者说,殷晴本身就不是个对人性敏感的人。
和邵常平总是在清楚地知晓获得与代价然后做出选择不同,殷晴是不顾一切代价,都要选择获得的那类人。
所以才会在推动Dora投入市场的过程中,到处碰壁,最终变得遍体鳞伤。
但她天生对痛觉不敏感。
所以即便遭到了惩罚,遭遇了车祸后的她,也并没有后悔。
且快速盘算出了当下的她所能获得的最好收益——即邵他的未来和出版资格。
她或许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好母亲,但至少在设定上,她并没有不爱邵他。
她只是太过功利,缺乏了一些共情能力,所以无法在爱意方面做出正确地表达。
且某种程度上,她也像是新时代女性成长的必经之路。
事业还是家庭,其实没有平衡这一说。
选家庭的人太多,总得有人选事业,才有新的出路和新的活法。
所以在遇到邵他之前,在发生车祸之前,倪安一直很喜欢殷晴。
可她的确伤害了他人。
可即便如此,倪安还是讨厌不起她。
因为她知道,如果处于同样的环境成长,自己未必会比殷晴活得优秀。
她不完美,但很勇敢。
至于代价,她一直有在承担,没有逃避,只是不会后悔。
(人物小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