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罗廖夫三号、四号”月球车可没有那么长时间开始炫酷,他们已经开启了自己的任务。首先走向3米外的空旷地,展开自己的太阳能帆板,并且保持内部系统的运行稳定。
而这时候在俄国深空宇宙探索公司直播官网上,给出了“科罗廖夫三号、四号”月球车的详细介绍。让人大跌眼镜的则是,‘科罗廖夫三号’月球车竟然是核动力的,预期工作时间是3-5年。
它不会跟随“梅斯亚茨二号”返回地球,而是长期在月球进行探测并且分析收集月球的其他数据。比如月壤成分,以及未来利用月球资源,建设月球基地建筑的构造。
而比它小一号的“科罗廖夫四号”月球车则是获取月球土壤和氦3等资源返回地球,此外帮助未来俄国宇航员登陆月球做准备工作。
看到所有设备都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后,指挥大厅以及直播的媒体也开始纷纷退去。接下来就是科学院人员的忙碌时间,因为分析的参数和数据需要回传到地球,有的数据还需要经过‘蓝猫’这个AI的辅助解析。
经过十二天的工作时间,29日“科罗廖夫四号”月球车携带着十公斤月球土壤和部分氦3收集器,缓缓的朝着不远处“梅斯亚茨二号”驶去。
6个小时后,“梅斯亚茨二号”返回舱关闭舱门,并且自主启动助推装置开始缓缓升空。因为月球的引力较小,这个部分耗费的燃料不是很多。但因为总体质量的问题,也已经用了剩余燃料的75%左右。
“梅斯亚茨二号”在几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蓝猫’AI再次开始辅助月球轨道对接系统。经过十个小时的姿态调整“梅斯亚茨二号”成功和动力舱进行对接。
因为指挥室和月球还是存在一定的延时,为了缩短时间,只能借助人工智能的算力。再次经过姿态调整,助推器缓缓启动燃料引擎。
5月1日远东时间7点55分,动力舱燃料见底,并且主动和“梅斯亚茨二号”进行分离。“梅斯亚茨二号”打开燃料助推器,再次加速朝着地球飞去。
5月2日远东时间2点12分,“梅斯亚茨二号”进入地球轨道,并且被地球引力捕获。此时剩余燃料不足10%,因为为了快速抵达地球,启用了反方向喷射装置用于踩刹车,方便进入地球轨道。
远东时间7点38分,“梅斯亚茨二号”调整完毕姿态开始朝着地球下落。这个下落的过程也是为了确保,在地球的降落地点。此时在目标海域已经有多艘救援船等待。
远东时间14点05分“梅斯亚茨二号”准确在俄国东部海域坠落,并且成功打开充气气囊,并且在设备顶部释放红色烟雾信号,通讯器闪烁着红灯。
(本书内容纯属架空历史,不要过分解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