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第一军,手里也就两个师团,几天时间就没有了一个,总不能因为要守住运城,就让六十九师团走一一四师团的路吧。
已经有情报显示,韩城、合阳一带的国民党军第三十四集团军,已经全部渡过了黄河,三个军十几万人,正从河津、临晋、孙吉几个方向向运城推进。
而在北面,消灭了一一四师团的敌人肯定会一路南下,毫无遮拦的进攻运城。以缺少一个旅团的六十九师团,去对抗近二十万盟军,傻瓜才会那样做,所以撤退是必然的。
澄田睐四郎司令官嘴里的伊黑倩吾大佐,即五十九旅团的旅团长,也就是六十九师团留在黄河对岸的那个日军旅团。他说的三浦中将,也不是在曲村战死的那个三浦,而是六十九师团的师团长三浦忠次郎中将。
面对澄田司令官愤怒中做出的决定,高桥参谋长也不好说什么,眼下情况下,让六十九师团快速撤离运城,保全其力量,确实是最佳选择,澄田的决定没有错。至于运城的丢失派遣军和大本营会有什么责罚,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其实高桥参谋长内心也知道,在丢失守防守地和损失一支师团番号两者之间做比较,当然后者会更重要些。
地方丢失了以后还有机会可以抢回来(其实他知道是抢不回来了),其影响也不过是地图上少了一面代表己方势力范围的小旗子而已,但一个师团被消灭,造成的影响就远不止如此了。
就像被消灭的一一四师团,虽然只是一个四流师团,但那也是帝国陆军编制里面的师团,覆灭之后对帝国其他部队造成的影响,会非常非常的恶劣。
山西战场在几天时间内变得如此糟糕,高桥参谋长知道自己留在太原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剩下的就等支援的六十三、一一七两个师团,还有战车第三师团的部队到了后,就看澄田自己如何指挥了。
....................................................................................................
一一四师团的快速覆灭,让日军上下再次认识到己方新充部队战斗力低下,以及缅甸盟军的不可小觑。就连日军南方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元帅,也给中国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发了一份电报,提醒他要小心应对。
收到寺内寿一电报的冈村宁次此时也只有苦笑,缅甸盟军战斗力的厉害,他当然是了解的,年初国军部队再湘西能够一次性消灭帝国五个师团,的那次战斗,他就已经判断消灭己方部队的敌人主力绝对不是国军部队,而是另有其人。
缅甸盟军正式踏入中国战场后,他就预见到了己方部队可能的结果,同时也提醒下属几个军的司令官,遇到缅甸盟军时务必谨慎,可结果又能如何。
绥远一战,一个旅团被轻易消灭,包头、归绥相继失陷,驻蒙军差一点一蹶不振。接着又是山西,一个师团又没有了,根本博、下村定、澄田睐四郎等也都是尽了力的。
南京城派遣军司令部,冈村宁次办公室里一片安静。方面军总参谋长、几位副总参谋长都在里面,已经商议了快两个小时了,开始时里面还不时有争论声传出,到了最后,大家都变得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