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六日晚上十点二十许,在卓资山车站下车的日军一一八师团第九十旅团步兵第401大队第一中队,在中队长藤野太郎中尉的带领下,沿铁路线向西搜索前进。
五十公里的铁路线,火车从平地泉车站出发,近一个小时才到达卓资山车站。听取了部下建议的内田师团长,下令派出一个中队为前锋前出探路,其余日军则继续留在火车车厢里,等候新的命令。
内田不是不想继续往前走,只是京绥铁路到了此处再往前,就直接是绥远车站,中途没有其他车站停车,内田可不敢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让火车继续往前开。
内田的谨慎在此刻救了他一一八师团一命,就在大约四十分钟之前,斗金山一带修筑工事的驻蒙军第十二野战补充队(旅团级别)第三大队,以及伪军一部,遭遇了敌人火炮和机枪的猛烈打击。
黑夜里坦克车前进的动静,早在一公里外就被修工事的日军听到了,田中大队长虽然心虚,但也做出了一些应对,下令将几个中队的机枪全部集中起来,安放在靠近铁路公路的通过的山垭口,准备给过来的敌人以打击。
可惜他的想法却落了空,敌人在距离他们五六百米的地方就开火了,而且是火炮轰击。黑夜里也不知道敌人有多少门大炮,但炮弹的爆炸却已经将整个斗金山北侧全部淹没。
只几分钟时间,伪军就开始逃跑,一个大队的日军士兵,在多坚持了几分钟后,也不得不向后转身,因为在战火明灭不定的光影里,他们看到了一个个庞然大物,喷吐着火舌朝他们压过来。
不是没有勇敢的日军士兵迎上去,可惜他们是野战补充部队,不是野战部队,手里仅有的重武器也不过是几挺重机枪,以及数量不多的掷弹筒。
但这些武器对上M4谢尔曼中坦又能怎么样,M4坦克正面装甲可是有六十三毫米厚度,且有一定的倾斜面,子弹炮弹打上去会自动弹开,且其炮塔装甲更是达到了近九十毫米,就算是37战防炮击中也没有什么用。
装甲厚,火力更猛,不说其上的75毫米火炮,就是三挺机枪的火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当然,火炮打击可不只有M4坦克车上的75毫米火炮,也有一起跟随的自行火炮的贡献。
这些火炮的口径可不是75毫米,而是更大的105毫米口径,轰击起来威力更大。虽然一个装甲团只有12门这样的自行火炮,但仅火力强度,已经赶得上一个炮兵营了。
黑夜里,坦克在前,自行火炮在后,对着日军阵地就开了炮。
可能是被突然出现的坦克惊到了,忘记下令熄灭阵地上的火把,或者是田中大队长的战术素养不够,临场反应慢了半拍,反正炮击开始时日军阵地上的火把还是大亮的。
等到第一轮炮击结束时,日军阵地上的火把才开始熄灭。大部分是被炮火炸灭,很少一部分是日军士兵自己弄灭的。
没有了火光引路,但炮弹却不停地在日军所在山坡和公路两侧爆炸。爆炸产生的火光见,可隐约看到日军搬动沙袋的身影,看来日军还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