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洁白如雪,高大挺拔,与周围的古色古香的木质框架装饰相映成趣。
这便是永昌市高铁站。
之前几天的行程,乔凡等人走过了滇南省的各大热门旅游景点。而接下来的行程,才是我们此行的重头戏——前往边境城市芒州。
当初确定旅游目的地时,徐可欣丢飞镖扎中了芒州。
因此这个旅行路线很大程度就是冲着有芒州而选的。
玉龙雪山所在的大研市与芒州之间,路途颇为遥远,因此,旅行社为他们安排了一等座高铁票。
而永昌市,便是前往芒州前,乘坐高铁可以到达的最近城市。
导游再次带着众人上了一辆大巴,驶向了当地的青龙街。
青龙街两侧的建筑,皆是古朴的木质商铺,清一色的前店后宅,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
青石板铺成的道路,两侧是排列整齐的鹅卵石,犹如一片片龙鳞一般。
雨后的青龙街更是美不胜收,雨水冲刷过的青石板路闪烁着玉石般的光泽。房檐下的灯笼、房顶上的砖瓦、微微褪色的红漆,都在向我们讲述着这条街道的古老故事。
导游带着众人在这条古街上漫步,每路过有趣的店铺,都会停下来让我们进去看看。
不过来这条街道的重点是一家“百年老茶馆”。
一对老夫妇坐在门前,看到众人走来,纷纷起身欢迎。
店内昏暗的灯光下,木质桌椅板凳显得格外古朴。
一侧的桌上堆满了柴火,一口大锅正冒着热气烧水。
茶位费3元一人,无限续杯,而且只卖茶。
所以众人入座后,又各自到街上的其他店铺购买了一些配茶的小零食。
C大自然对这个茶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让小黑开着录像去采访开茶馆的老夫妇,听他们讲述茶馆还有这个城市的故事。
乔凡等人也好奇地抬着头,看着古朴的木墙上挂着的一张张老照片。
导游的目光也不时在C大、孙义和乔凡等人身上来回扫,生怕少看一眼他们又整出什么幺蛾子。
被导游的眼光得浑身不自在,于是乔凡又拉起徐可欣走向街道,继续逛起来。
在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上,岁月的痕迹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块石板、每一堵墙上。
这里,古老技艺如同稀世的珍宝,被一代代匠人精心呵护,流传至今。
比如就一家『乌铜走银传习所』。
这是滇南省的传统制铜工艺。
以铜为胎体,在胎上雕琢各种花鸟风景的图案,再将融化的金或银水填入其中。
以铜为画布,以刀为笔,以金、银为墨,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
若只是这样看起来并无特殊,但随着时光沉淀,铜体氧化变得乌黑,其中的金色或银色纹样便显露出来。
当铜胎在岁月的洗礼下逐渐氧化,它便由黄变黑,而那些镶嵌其中的金银图案,便如夜空中的繁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黑金相间,黑白交织,古香古色,典雅别致。
走入这间不大的传习所,昏暗的房间内,陈旧的工匠台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工具,每一件都充满了故事。
台面上散落着银屑、铜屑以及尘埃,那是匠人们辛勤劳作的痕迹,也是他们心中那份对技艺的执着与热爱的见证。
一旁的柜子上,摆放着老工匠们的得意之作。
那些银色点缀而成的图案,每一笔、每一划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
在乌黑铜体的衬托下,它们显得更加耀眼夺目,令人为之赞叹不已。
除了『乌铜走银』,还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工艺与传承。
用于祭祀祈福的甲马画,每一笔都蕴含着人们的祈愿与敬畏。它们在历史的洪流中,静静地守护着人们的信仰,传递着古老的信息。
简单普通的厨房工具甑子,在时代的洪流下与时俱进,可以见证其一步步编制完成,还能绘上各种喜欢的图案。
而锔瓷这门技艺,则是让那些破碎的瓷器重获新生。每一道裂痕,每一处修补,都凝聚着手艺人的心血与智慧,使古瓷器的魅力得以延续。
区别于现代工业化千锤百炼的手抄纸,工艺复杂又传统,更是经久耐用,千年不朽。
只是这样一条老街,还有许多像这样的技艺与传承,在时代的变迁中依然保持着那份古朴与纯粹。
无论是服饰的精美、园艺的雅致、画作的意境、还是美食的风味,每一种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故事,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