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冢对松浦的训练要求是要他在任何可以调整击球角度的时候,将球轮流打向球场的两边,这看似很简单的要求,实际上再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并不容易。
他们两个是以比赛的形式对打,那就要求松浦在自己能接住手冢打过来的球的前提下还要有足够的精力去调整自己的球路。这已经不是对体力的考验,而是对精神力的折磨了。
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网球选手,手冢对于球的控制几乎是穿针引线的程度。
以前总说不怕学霸考得好,就怕学霸会控分。此时的手冢就是学生们最讨厌的那种控分的学霸。
他站在底线的位置,状态轻松自然,似乎对松浦的发球会落在哪个位置了如指掌。
事实也正像球场外的人想象的那样,手冢对于松浦的发球了如指掌,甚至是他抬起胳膊的时候就已经猜出了球的落点。
他把球打向中线,松浦很轻松的接到。
按照手冢的要求,松浦需要把球打到边线上。以他现在的位置来看,这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他按照要求把球打到了手冢右侧的边线上,身为左撇子的手冢本能的用反手去击球,球飞过球网,直奔松浦的右边线而去。
松浦调整了一下脚步,立刻追了过去,这个时候,他整个人已经有一半站在了场外,他必须将球打到手冢左边的边线上。也就意味着他的球必须以最小的角度落在线上。
这种极致的控球角度对手感有很大的要求。而这种正手的小角度球却是松浦的弱点。
第一球毫无意外的落在了界外。
第二球手冢还是采取相同的战术,但是这一次他打了一个时间差,让松浦来不及调整位置,必须用反手把球打到边线上。
这一球还是出界了。
第三球,手冢除了打出极致的落点之外,还格外给了一些侧旋,让球更偏向场内。
球的弹跳线路几乎是在松浦的身前。不过他没有注意到手冢故意加的侧旋,导致球并没有按照规定飞向两侧。
“松浦大概是紧张了。”一旁看热闹的渡边教练说道:“这一球要是切一下很轻松就可以落在前场边线上。虽然加了侧旋,但实际上比刚才的两个球都好打。不过......”渡边教练看着松浦跑动的脚步,微微偏过头,说道:“他好像不愿意往下蹲呢!”
渡边教练看出的问题在接下来的两球之后也被手冢指了出来。
松浦拥有着教科书般的击球姿势,但是随着他身高的增长,这些已经被肌肉记忆的标准动作反而给他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相比于前一年,他足足长高了十公分,这让他的击球点会习惯性的往上偏,这个看似随着他身体而改变的击球点反而让他肌肉整体的运动链会在击球前的一秒脱力。这样突然泄力的击球往往会让手感变得不准确。
他的技术没有跟得上身体上的增长,反而让这些教科书般的标准动作成了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