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从嬴政开始盘点 > 第144章 明代内阁

第144章 明代内阁(2 / 2)

 推荐阅读: 复折枝 消失的人 明星集训:从狂虐老婆热芭开始! 外卖小哥:算命的说我黄袍加身 末世枭雄:我?收留校花就变强? 快穿之拯救那个原配夫郎 重生七零:知青在北大荒 战锤:星神崛起 被吃绝户?侯门主母团灭渣男满门 快穿:当深情男配拿了爽文剧本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逐渐形成的制度,实际上算是将原本的宰相权力分割成了两半,一边是外朝的内阁,另一边就是内朝的司礼监,皇帝居中统御。】

【这种制度确实大大加强了皇权的地位,使得皇权与相权的争斗彻底结束,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也形同虚设。内阁对皇帝的约束,完全在于皇帝对政治惯例的遵守与否,即使内阁请辞,对于君主而言,换上新的听话的内阁也不是不可以,明朝皇帝的权力达成了空前的强大。】

【这种强大是制度性的,而非是出于强势的君王,到了明末天启、崇祯两朝,可以发现,内阁成员完全无法制衡皇帝,皇帝那是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臣下只有听命行事的份。】

【终明一朝,也只有在张居正时期,内阁首辅才达到了实质上的巅峰,由于皇帝的年幼,还有和宦官的合作,让这一时期的内阁完全等同于以往的丞相。但这完全是属于机缘巧合,等到张居正逝去,皇帝重掌大权,内阁又重回以往那种尴尬的地步。】

【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明代内阁制度的优劣之处。】

【先说优点,第一,内阁分担了皇帝行政压力,履行中书宰相部分职能,有助于皇帝减压理政。】

【第二,强化了明代的君主专制,由于内阁只能依附于皇帝,扩大内阁的权利,也是在扩大皇帝的权利。虽然明朝后期多有风波,但作为集权体制的核心,皇帝大多数时候还是处于掌控者的角色。】

【第三,避免了独裁之臣的出现。就算强势如张居正,他执政时也有不少人反对他,死后更是被迅速清算。】

【第四,选任制度相对来说比较公开。永乐时期的阁臣都是皇帝亲自选拔任命的,但从正统时期开始,大多数阁臣都是由其他大臣的推荐而上位。久而久之,凡是不经过廷推的阁臣,反而会被舆论所不容,认为其中有弊,鲜少有人能久安于位的。】

【缺点也同样有四点,其一便是助长了君主的专制。明朝有不少懒政的皇帝,这些皇帝通过控制内阁,虽然能够牢牢掌控住权力,但也仅限于此,对于治国理政他们毫无兴趣。这样的皇帝,权力地位越是稳固,就越是会对国家造成危害。】

【其二便是形成了明代宦官的专权,司礼监和内阁相互制衡的局面,也造成了明代宦官的飞扬跋扈。】

【其三,内阁首辅有持相权而名不正的弊端。由于内阁并非律定,阁臣的权力也全部来自于皇帝。使得内阁有相权而无宰相之责,出错时便诿过他人,无宰相之名位而有宰相之权,则朝臣不能信服。】

【其四,内阁逐渐演变成朋党的倾轧的摇篮。明代的内阁,上受君主的牵制,内受宦官的操纵,阁臣想握权,一方面须交结内监,另一方面则又要倾轧同列的大学士,遂逐渐演成朋党之祸。】

【内阁制度是特殊环境下的产物,随着因事而需的不断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皇帝--司礼监--内阁的三头行政决断机制,这是明代特有的产物,也是时代选择的结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