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要写一副下联,一首绝句和一篇文章,看似不多,但真正能够七步成诗,出口成章的,从古至今又能有几人。眼看时间到了,还有一大半儿人没有写完,几名侍女把已经完成的三十几份答卷收上来,先筛选一次,每人选出两份对联工整,诗句通顺,文章优秀的答案,拿给花魁做最终评定。
不得不说,这些人能在众多文人雅士中脱颖而出,确实有真才实学,无论对联儿,诗词,还是文章都写得可圈可点,可谓是妙笔生花。其中更是有两人的答卷让她难以取舍,对联和诗词各有千秋不说,尤其是两人所写的文章,称得上是旷世奇文。前无古人,后世恐怕也很难有人能够超越。
这两篇文章一篇名为《琵琶行》,另一篇叫做《丽人行》,花魁女拿着两篇文章不知该如何选择。心想,不如让作者出来,自己当着大家的面,把文章读一遍,让众人给评价一下,既解决了自己的难题,也让这些才子知道,他们和这两人之间的差距,免得自己说谁是第一名,众人不服。于是,她便唤出这两人的名字,让他们到前面来。
这两人听到花魁点名,同时站了起来。这下轮到花魁傻眼了,只见这两人,一个是老头子,另一人却还只是个半大孩子。花魁心想,这是什么情况?下面那些初选的画舫,怎么什么人都往我这楼船上送?那个小鲜肉儿还好,相貎俊秀,白白嫩,都能掐出水来,看上去蛮招人喜欢的。可那个老头子,虽说年轻时应该也算得上俊朗,可现在,脸上都起褶子了,还想要老牛吃嫩草,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韦清和黄依依按照花魁的要求把自己写的文章读了一遍,结果全场哗然。他们也都是一方才子,个个心高气傲,自命不凡。可当他们听完这两人的文章后,那颗无比自信的心,被摧残的支离破碎。
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就是说,那些文人,腐儒,谁也不服谁,相互看不起,想尽办法贬低别人,那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水平都差不多。可在真正的高人面前,他们却不得不低头,俗话说的好,不服高人有罪。
众人叽叽歪歪争吵半天,到最后,还是没能评出个好坏高低。有人竞然给出了个馊主意,让花魁干脆把他们俩评为并列第一,全都留下做入幕之宾。这是要让她同时跟一老一小玩儿3P,把花魁女气的,俏脸煞白,恨不得上去掐死那丫的,扔进西霞河里喂王八。
最后,花魁一看,这帮人是指望不上,还得自己想办法。于是决定给这二人加试一题,让他们名自即兴作诗一首,形容一下今晚的情景。她的本意是想羞辱一下这一老一小,因为他们的年龄,做入幕之宾都不合适,一个太老,另一个又太小。
韦清一双老眼上下打量了花魁女一番,张口念到,:“十八花魁五十郎,两鬓霜华对红装,鸳鸯被里成双对,一树梨花压海棠。”
“好诗!写的好,好一个一树梨花压海棠。”众人的叫好声响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