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钱对林家、于家这样的家族来说,连九牛一毛也算不上,但是对闻语秋意义格外不同,她靠着自己,真正在北平扎下根了。
要知道北平一个生活还算不错的五口之家,全家齐上阵一个月也只有20块,生活开支就得去掉其中一大半,再加上三节两礼、孩子学费,一年下来只能积攒几十个大洋,差不多二十年才能在北平买上一套房。要不怎么说“汗血铜钿”,来之不易。
数钱数的开心,闻语秋也没得意忘形,八月下旬她要去参加四中的入学考试,按照目前的进度,算术是无法指望多出类拔萃了,只能依靠国文托一把。
英语方面,这其实是她目前最感兴趣的一门,自从那次在地下室,发现那本牵动了她整个心神的英文故事,她就像耗子掉进了米洞里,一有空就进去找书啃,不会的词汇和表达书库能为她解决,就这么挑挑拣拣,居然读完了书架的一半了。
她忙的脚步飞起,白天坐诊,每隔两天,中午去林家找杨明岚练习口语,下午回来继续看病,晚上还要在书库准备考试,抽空得给徐江鸿和木老太写信,能拿出时间看这些英文大部头,实在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了。
不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看着看着,她的表达似乎慢慢圆润起来了,这是一种说不清的玄妙感觉,和杨明岚练习的时候,不自觉就秃噜出了一些课本外的口语表达,被杨明岚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倒是意外之喜。
这都多亏了梦中书库,让她能够弥补荒废在胡树村的那些年,任谁有她这样密集大量的学习时间,还有书库的神奇功能,什么书都能找到,什么语言都能翻译,只要能静下心学,猪也能开窍了。
每晚学两个小时抵得过别人学八天,这才是她敢在考前两个月干这么多事情的原因,书库就是她最大的底气。
所以对于四中,她是势在必得,但考上之后白天得在学校读书,诊所这里的生意是顾不上的,得赶紧招一个靠谱的医师撑住场子,她放学后再赶来这里坐诊。只要撑住这两个月,把口碑做好,后面的生意就算有所下滑,也能维持日常经营。
其实一般诊所是一定会卖药材的,普通的药材并不算特别贵,除非是羚羊角、牛黄这样治疗重症的,就算是这样,药材也得占一个诊所收入的三分之一。
可惜闻语秋志不在此,如果只想要钱,她就守着书库卖书好了,想省事只要找准二道贩子,一本书卖到2-3百大洋不成问题,足够她啥也不干安心考试看书。只是一来书的来源她得解释清楚,一旦被发现端倪,够她死上八百回。
另一个原因嘛,特意在于家药铺对门开诊所,实话说她就是奔着于家去的,母亲失去的东西就算她不要了,别人也休想踩在母亲的鲜血上锦衣玉食。
深呼吸平复了下心情,摊开纸分别给徐江鸿和木老太去信,讲讲她在北平的近况,说一说诊所的事情。
想到这儿,闻语秋心中一动,能不能......
她放下托着下巴的手,在桌子上轻轻叩着,沉思了起来。
这件事情,还得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