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感觉自己浑身酸痛,嘴边似乎有东西撬开自己的牙齿,一股流体随之灌入。他下意识的吞咽了一口,稻米的芬芳沁入脾胃,这是米粥的味道啊。
腹内的饥饿感被稻米的甜香瞬间勾出,余生从未如现在这般渴望喝粥,他觉得这是无上的琼浆玉液,甚至顾不得睁开眼睛,努力的张大嘴巴大口大口的吞咽着送到嘴边的香甜。
饱饮几大口之后,余生才睁开原本沉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一张的慈祥的笑脸。一位面带笑容,满脸皱纹的老婆婆正端着一个粗瓷大碗喂自己喝粥。
余生喉头一紧,想说些什么,却好似被什么堵住了一般,没有发出一丝声音。他的眼眶瞬间红润起来,这个慈祥的老人让他想起了远在乡下的母亲,尤其是那双目露暖意的眼睛,分外相似。
“能动了吧,能动就起来活动下,也不能光喝粥,桌上还有些馒头和小菜,你也起来吃一些。”
就如同印象中的声音一样温暖,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嗯。”
余生努力爬起身来,感谢了面前的老婆婆,就随着她一道来到一个简单的木桌旁。散发着黝黑色泽的木桌看着已经有些年头了,上面摆放着三四个粗瓷小碟,盛放着几样小菜和几个馒头。
饥饿驱使着余生坐了下去,一口馒头一口菜吃得香甜,时不时还会噎住,需要喝两口粥冲冲。笨拙的模样让眼前的老婆婆笑的更开心了,这名青年嘴馋的模样让她想起了自己过世的儿子,曾经也是这么喜爱自己的饭菜,每次归来都吃的汁水横流。
“慢点吃,别着急,还有呢。”
老婆婆出言宽慰道。
“嗯嗯,对了,您怎么称呼?我怎么到您这来的,这儿是哪里啊?”
吃了个半饱的余生终于顾得上问自己身处的环境了,边吃边问。如果没记错,自己好像被人打晕了,莫非是被这名老婆婆的家人发现捡回来了。
“叫我余婆婆就好。你饿晕了,还被人捆着,老婆子的家里人就把你带回来了。这里是渡头山,我家几代人都住在这儿。”
老婆婆一边给余生夹着菜,一边介绍着自己。
“那还真是巧了,我也姓余。我就叫您婆婆吧,我看到你就像看到自己的妈妈一样,感觉好亲切啊。”
余生顺着余婆婆的话就接了过去。
“好好好”
余婆婆脸上堆着笑满口答应道。
“婆婆,我给你说啊,我今天真是倒了霉了。先是碰上几个妖怪,差点丢了性命。好不容易跑出来,又被一堆土匪拦路抢劫,还把我给打晕了,真是穷凶极恶,穷凶极恶啊。”
余生回想起自己的经历,顿时就一把辛酸泪涌上心头,看着眼前和蔼的老人,忍不住吐槽起来。
面前的老人听着他絮絮叨叨的叙述,嘴角始终挂着微笑,一言不发的聆听着。
“切,人家只是打晕你,也没把你咋样啊,你还咒骂人家。”
清脆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余生这才顾得上抬头看去,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斜坐在一张木凳上,嘴里叼着一根不认识的野草,鄙夷的插话。
“你,你个小孩子懂什么。那可是一群彪形大汉啊,你是没见着,个顶个的凶神恶煞,一看都是那种刀尖子上舔血之徒,我能活下来很不容易了。”
被一个这么大点的小孩子鄙夷,余生一下子脸色涨红起来,必须为自己打个圆场。
“福生,别闹。”
老婆婆嗔怪着轻声呵斥了小男孩,然后转过头来对余生说道:
“你也别介意,我孙子,一向野惯了,说话没遮没拦的,都是他那些叔伯惯得。”
余生自然再小孩子面前丢了面子。向老婆婆和福生描述了自己晕厥前的情景,自然要艺术化的处理自己表现,重点是面对穷凶极恶的土匪,自己如何斗智斗勇,力挫强敌,最终由于腹内饥饿,才最终寡不敌众,被人偷袭才落败。总之,虽败犹荣而。
福生脸上的鄙夷之色愈发浓重起来,撇开的嘴角上就差挂着胡说八道四个大字了。
余生才不管那套呢,小屁孩懂什么,没看到余婆婆听得认真吗。讲的愈发起劲。
福生实在听不下去了。突然,他听到了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来,眼珠子一转,打断了余生的自吹自擂。
“大哥哥,难道围攻你的都是大汉,就没有女人吗?”
余生刚刚说到自己一招鲤鱼打挺,正待再战。被人打断了非常不开心,但听到福生如此一问,突然想起了那名颇有些英武气息的男装女子。
“嗯,你还真问对了。那十来名大汉中间确实簇拥着一名女子。论样貌,确实颇有一些姿色。”
“一些?”福生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