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了。”
我回过头去看格日勒,此时他的眼中无神,却充满戾气,看上去像一尊冷面的夜叉。
“先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吧,有力气才好报仇。”我起身拍拍格日勒的肩膀。
回屋之后发现赵格也在吃东西,我这才彻底有了底气。
简单补充营养之后,三人同时起身准备出发。
我对陆加爵和江泉嘱咐,一定要照顾好阿花和项月甜,随后跟在格日勒身后上路。
我们出发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左右,由于没有交通工具,三个人只能徒步去喇嘛庙。
“我们要走多久?”
我问格日勒。
“两三个小时。”
草原太过辽阔,以至于牧民们离开家无论想去什么地方,单程时长都在两三个小时。
此时雪已经停了好久,微风从草原深处吹来,顺着脖领灌进衣服里。
天色蒙蒙灰,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盖住整个天空,与灰白色的雪原在天际尽头相交。
行走在茫茫的雪原上,很容易分不出东南西北,并且由于四周没有参照物,以至于让人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原地踏步,内心不由得生出抑郁之感。
只有偶尔回头看一眼来时留下的脚印,才会稍感慰藉。
两个半小时的路途里,我时不时地回头,总感觉有什么东西跟在我们身后。
但回头望去,又确认什么都看不见,只有心中隐隐不安。
格日勒走得倒是积极,他眼中只有复仇,并且离喇嘛庙越近,他眼神中的怒火便越是旺盛。
终于,我们来到喇嘛庙前的高地上。
这座喇嘛庙乃是用毛毡搭成的庙宇。
与蒙古人的蒙古包相似,喇嘛庙用黑色的毛毡和高大的木架撑起,四四方方。
从远处看去,毛毡在顶上分层且有规律的排布,每一层毛毡就代表着寺庙的一层叠院。
这样的毛毡庙易于拆卸,喇嘛们也会像牧民一样,在不同季节迁徙到不同的位置。
但大体就是围绕这附近的山丘转动,冬天建在山洼里,夏天迁到高地上。
此时我们蹲伏在十几米高的石壁上向近百米外的喇嘛庙观望,由于位置居高临下,故此下面喇嘛的行踪我们看得一清二楚。
在喇嘛庙前的空地上,按一定阵法摆放着九个巨大的转经轮。
在正门前,还安置着一座用经幡插成的五彩经文山,直径十米,高五米。
五颜六色的经幡在经文山上迎风招展,其原理和转经轮相似,风吹动经幡,就意味着代替喇嘛念颂经文。
经幡飘摆发出呼啦啦的风声,就代表着风颂经文的声音,为喇嘛增加功德。
宝音的莲花宝帐就摆在经文山下,从上往下垂直着看,还真像一朵绽放的粉色莲花。
宝帐周围有数名喇嘛在忙前忙后,在院子里支起一座巨大的法坛,看样子是准备要开坛做法为喇嘛祈福了。
而塔娜则抱着手站在宝帐旁边,格日勒一见塔娜,顿时按捺不住自己要冲上去跟她玩儿命,然后抢回天启石为父亲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