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魏乐一没忍住,差点喷出来,他解释道,“我们受过专业训练,一般不会笑。”
但是马托斯这个评价确实中肯。
仔细一看,达洛特就是在复制马托斯描述的这个过程。
“可能是索尔斯克亚让他往卢卡库脑袋顶上砸球?”莫塔认真推测道。
“谁知道,也可能是阿什利·杨给他传授了什么先进经验。”魏乐调侃道。
魏乐的话让塞拉尔斯哈哈大笑。魏乐说的是2013/14赛季,曼联和富勒姆的比赛,这场比赛的90分钟内,曼联上演了81脚传中的神迹,平均不到1.2分钟就会有一脚传中飞向富勒姆的禁区。
曼联边后卫阿什利·杨一个人就干了15脚。
狼队和曼联的这场比赛,“老臣”阿什利·杨也在场上,但是可能是索尔斯克亚的特殊安排,他这场比赛倒是比较沉默——也可能是因为鲍恩给他的压力比较大,让他没什么心思去传中。
尽管场上局面有些尴尬,曼联在上半场结束之前,还是险些依靠个人能力再次反超比分。
卢卡库用胸部将球停给了禁区前沿的博格巴,后者直接起脚远射,球打在狼队球员身上之后,恰好反弹到了卢卡库脚下,比利时魔兽接球之后打出一脚斜射,球稍稍偏出了左侧立柱。
上半场结束双方暂时战成了1-1平。
“就打弗雷德!”中场休息,魏乐下达战术指令。
弗雷德在这场比赛作为曼联的单后腰在场上,他的前面是博格巴和小将麦克托米奈。
麦克托米奈这场比赛表现还真行,进球之后,他的位置被进一步前提,几乎是作为卢卡库身后的“二前锋”,频繁插上制造危机。
但是弗雷德的表现就实在有点一言难尽。
这也是魏乐所说“外强中干”的“干”的部分。
曼联买弗雷德,其实是想把弗雷德当罗德里来用。
曼联在购买福雷德之前,考察了一整个赛季顿涅茨克矿工主场比赛中弗雷德的表现,才下定决定提出报价的。而弗雷德在矿工期间,就不是一个创造型的中场,而更像是作为润滑剂来完成中前场过渡的球员。
而现在关于弗雷德在整体曼联战术定位中的作用,索尔斯克亚需要作出一些调整和改变。
巴西中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类似于德保罗的抢球机器,他反而更像是缩水版的登东克尔,充当双后腰中偏策应的一个,做一些简单的连接工作。
而在单后腰的位置上,就要求弗雷德必须做好防守,站住位置,简单出球。
弗雷德现在需要的搭档是一个巅峰时期的马蒂奇,或是一个完全体状态下的麦克托米奈。在没有人能帮助他覆盖防守的情况下,博格巴距离他太远,这场比赛有点太兴奋了的麦克托米奈有心无力,弗雷德的失误就很致命。
曼联的外强中干就体现在这里。
曼联的球队中有太多类似于弗雷德这样的球员,他们或许在某些战术体系下有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现有索尔斯克亚的阵下,却显得有些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狼队就是要抓住曼联在慌乱之后出现的前后场脱节的问题,再打进他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