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细品三国 > 第23章 董卓第一次废帝,袁绍不表态第二次反而要反对

第23章 董卓第一次废帝,袁绍不表态第二次反而要反对(2 / 2)

 推荐阅读: 异我 重生七零,既爱美男又爱钱 末路凯旋 闪婚老厨子,低配平替被宠上天 那年你我都“食言”了 鬼见欢 末世天灾,囤满亿万物资苟住 我们这帮打工仔 长相思:相柳乖有我在 阎王快跑,小奶娃又来地府了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九月中旬,董卓请九岁的陈留王登殿,接受群臣朝贺,视为汉灵帝。董卓的做法破坏了大汉政治运作的基石,放出了武斗这个潘多拉魔盒,大家搞了半天,都不如枪杆好使,那么谁还开会搞辩论。每个人都去搞武装革命了,从文斗变武斗的结果就是天下大乱,一发不可收拾。

董卓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乱世自此而起。可怜少帝刘辩四月登基,九月就被废了,从天堂跌入地狱,孤儿寡母真是太惨了,可是又能如何呢?难道就没有一个人为他们出头吗?有一个叫丁管的站出来大骂董卓,结果当然就是被斩了,但是,丁管至死神色不变,是不是觉得大汉有忠臣,顿感欣慰啊。但是为什么他之前不站出来支持丁原、袁绍呢?怎么现在才出来?难道和董卓打团他不香吗?非要和董卓打车轮战?

因为这个丁管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是三国演义完全杜撰的人物,这是《三国演义》给大汉或者说朝廷大臣留下的最后的体面,又或者说,就是拿一个虚构的人物来骂当朝大臣的恬不知耻。我们虽然吐槽袁绍搅屎棍,但他终究是一个有勇气的人,而更多的大臣选择沉默不语,在生与死之间,大臣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生。

那么大臣们怎么都变成了这个样子?因为外戚和宦官权臣内斗,在汉朝上演了太多次,大家都习惯了,那些真的为信仰而死的忠臣有几个又有好报呢?袁家四世三公,曹家长盛不衰。翻开厚厚的历史,分明写着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董卓终于达成了他人生的最高成就。废帝立新,那一刻,董卓真正体会到了权力带来的快感,他虽然不是皇帝,但是做决定,谁是皇帝的人也一样快乐。大汉正式进入了董卓治国的新篇章。按照国际惯例,董卓的第一步就是解决刘辩一家的下岗再就业问题。别的工作他们估计也做不了,董卓很体贴的把他们送入了大汉的五星豪华监狱永安宫,这里安静又安全,董卓严禁任何大臣探望,衣带诏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存在。

安置好刘辩,按照国际惯例,得改年号,新时代新气象了,最后选来选去,改元初平,意思是天下刚刚平定,谁平的?当然是董卓董大人。那么董大人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应该如何奖赏呢?首先是封官,除了皇帝,最大的就是相国,封官是不够的,还要有三大特权,第一,赞拜不名,上朝点名的时候,不能叫董卓名字,只能叫相国大人。第二,入朝不趋,,就是见皇帝不跪,第三,剑履上殿,就是可以穿鞋带见上朝。

这里补充一个知识点,汉代大臣上朝都是光脚的,所以穿鞋上朝也是一种特权。想想也是,光脚上朝,冬天得多冷呀,大家都光脚上朝,这朝堂上得是什么味啊?用四个字形容现在的董卓,就是威福莫比。

按照惯例,接下来又该做什么了呢?例如,翻看自己的小本本,赫然写着四个字,寻找狗腿,收揽人心。于是他建议董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

那么,谁这么幸运成为名流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