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细品三国 > 第11章 张飞怒打督邮,刘备弃官

第11章 张飞怒打督邮,刘备弃官(2 / 2)

 推荐阅读: 异我 重生七零,既爱美男又爱钱 末路凯旋 闪婚老厨子,低配平替被宠上天 那年你我都“食言”了 鬼见欢 末世天灾,囤满亿万物资苟住 我们这帮打工仔 长相思:相柳乖有我在 阎王快跑,小奶娃又来地府了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他是在等到刘备来到作案现场,给大哥做人情的机会,救督邮一命。张飞更明白打和杀事两个性质,打督邮可以说是在发泄不满,杀了督邮就是跟朝廷翻脸了,但是关羽上来就是提议杀了督邮,这一对比,显然关羽做事就没有张飞的心细和考虑全局。听完关羽的话,刘备是什么反应呢?他很赞同,二弟说的对,这等害民贼是应该活活打死,可是我刘备向来是个忠厚之人,留他一命吧。刘备又让人到衙门里把官印拿出来了,往这督邮颈项上这么一挂,然后兄弟三人就决定,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吧。

三人扬鞭策马而去,还是光棍好啊,想走就走,大家看。从头到尾,刘备没有责备一句张飞,而且弃官弃的非常洒脱。刘备为什么能这么洒脱呢?一是刘备对县尉这个芝麻小官本来就不感冒,如果按照正常的仕途走,在这种昏暗的政治背景下,何年何月才能执掌朝政,振兴汉室呢?

他心存大志,眼前这点小小的政治成就,怎么会留恋?飞天之龙,岂能久卧小池?二是刘备知道自己不弃官也会被免官,还不如自己主动弃官,名声来的好听。这就好比,如果你被公司开除,别人会认为你要么是你犯错,要么就是能力不行,但是你主动辞职,这就是两码事了。在我们的印象中,弃官,朝廷是要追责的,但是刘备这种弃官的行为,在他一生中做了三次,却越弃越高,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这是刘备有后台呗。其实不是,在西汉时期,弃官确实是非常严重的行为,就算不想干了,也得找其他理由去官,不然是犯法的。但是东汉当时天下很乱,朝中内斗不止,中央政权自顾不暇,基本上对地方缺乏管制,这就造成了从上到下的政治腐朽透顶。

从王莽篡汉开始,很多官员纷纷弃官归隐,所以弃官在东汉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朝廷也不会去追究,刘备这是标准的挂印弃官,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刘备做了一个很重要的一步,刘备是把官印挂在督邮脖子上,表示的意思是我弃官,是因为这督邮的问题,并不是朝廷的过错。所以刘备绝对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在怒鞭督邮的典故中,张飞绝对是大大的亮点。其实在《三国志》中,真正怒鞭督邮的其实是刘备。督邮到安喜县的办公室,刘备求见,督邮不见。然后刘备就火了,闯了进去,绑了督邮,打了二百,把他像狗一样绑在马桩上,挂了印信,然后亡命天涯。

三国演义为什么要这么改一下呢?为了美化刘备,塑造更鲜明的人物形象。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形象就是仁德,冷静,能忍辱负重,张飞的形象就是鲁莽冲动。怒打督邮这事刘备干不出来,但是张飞来打就合理很多。可能大家会疑惑,《三国演义》中虚构的情节,对历史来说没有价值,它的意义何在呢?明明是假的,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为什么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呢?历史的价值标准是什么呢?就是真实,历史是不能虚构的,真的才有历史价值,假的就是造谣的。文学作品对研究历史也许没有价值,但是他所传达的精神和信仰是史书中没有的。而我们要体会的就是这部精气神。

这就是为什么文学形象并不是真的,但过了几百年还很鲜活。因为不同的人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就能产生共鸣,这是文学艺术独立的价值。还有一点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而且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所以解读三国演义就跳不掉要介绍一些历史背景,所以才指出书中虚构的部分,以便大家去区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