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只好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得亏是后来曹操成功了,他要是失败了,这话绝对也流传不下来。适逢乱世,捧臭脚给人算命找饭碗的人多了,能安天下的估计没有几万也得几千。反正曹操是信了,乐得屁颠屁颠的。信念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不信也就算了。但是信了就会无时无刻影响自身的抉择。能臣和奸雄困扰了他一辈子。
如果当时有个算卦的说他能做皇帝,或许他就不用那么纠结了。因为没几个人真的能算准。话说曹操20岁那一年,因为世家子弟的缘故,被举孝廉开始做官。“举孝廉”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他规定每20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
这里在补充讲一个《三国演义》开篇讲张角是不第秀才,问题来了,东汉末年,有秀才这称呼吗?一般人印象中有科举才有的秀才、举人之类的称呼。科举制度隋朝才开始实行。东汉和隋朝中间隔着三国魏晋南北朝,汉朝的人怎么有秀才呢?
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搞错了吗?没有搞错,秀才这个称呼很早就有了,在汉以前就有了,不过不是一种特定称呼,是对有才人的一种称呼,就像现在小哥哥、小姐姐用来称呼帅哥美女一样。到了汉朝,察举制出现后,就成了一种特定称呼,因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叫刘秀,秀才与刘秀的秀范忌讳,所以就把秀才改称为茂才。举孝廉制度规定,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要孝顺父母,行为清廉。大家看行为放荡的曹操哪一点符合了?
有后台就是不一样,而且他这个官还不小呢,洛阳北部尉相当于洛阳北城区的公安局局长,到任之后,曹操立刻显现了他的非凡之处,在衙门、四门各放了十条五色棒,有犯法的,不论豪贵都得挨揍,这就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常侍蹇硕的叔叔,夜里不睡觉。提着刀在街上遛弯,刚好被曹操巡夜发现,当场捉拿,五色棒伺候。
在这期间,很多恶人都被他治得服服帖帖,因此威名颇震。曹操为什么出名?因为他秉公执法,因此曹操也得罪了不少人。那么为什么没人敢动曹操呢?因为有强大的后台,可以对比下刘备三兄弟,官肯定做不得,就算坐了也坐不稳。
不久之后,曹操就调任顿丘令,顿丘在今天的河南濮阳市清丰县,也就是说,曹操从公安局局长变成县长了。那么曹操这是贬官了还是升官了?其实看你怎么理解了。
曹操揍权贵确实得罪了人,把他调走,是家族为了保护他,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贬,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到了地方更可以全方位锻炼能力,那就是升官。
总之,曹操的成功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功,是他父亲的成功,是他太监爷爷的成功。如果曹操成功的难度是50,那么刘备的难度就是100。大家再琢磨,煮酒论英雄时,曹操为什么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就是对刘备的一种认可。
一路走来,谁是什么情况大家都门清,正国级干部的孙子和一个卖草鞋的一起喝酒,这已经说明一切了。对于刘备,曹操是好奇的,这哥们是怎么做到的?就靠着一副好嗓子,叫卖自己是皇室宗亲吗?显然不是,这哥们真是个英雄,所以曹操是佩服刘备的。
扯远了,曹操公安局长不干,跑到颍川来干嘛呢?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