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同袁子鸣告别,袁子鸣已经决定留在蓝洋人的船上,去做一个跨越宇宙的贸易者。
我将独自驾驶拉特人的货运飞船,回到母星。
蓝洋人的船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给我,除了他们的通用广播,还有泽丹曾经送给我的哪一个小小盆景。
我本想把那个小小的盆景留给亚维,我告诉她这是泽丹,也就是亚维的爷爷送给我的,我想她可能愿意把这个小东西留在身边,但是亚维却笑着拒绝了。
“爷爷送给我的盆栽,加起来可能比一个通用营地的体积还要大,你留着吧,这东西对你有用处,喏,其实把它打开,里面就是一个小小的菌囊种子,按照通用广播上,你就可以制造巨大的菌囊了。”亚维解释道。
我在笑着和亚维、袁子鸣拥抱后,就独自一人登上了拉特人的货运飞船,向着母星的方向出发了。
蓝洋人早已经探查过了我们的母星,他们的记录上面有详细的关于母星数据的记载,作为一个没有什么特色却又是独立的原生文明,蓝洋人的本意是不愿意打扰母星的,所以从来没有进入过母星星系,但是现在,我却带着科技的种子,高级科技文明的结晶通用广播,即将回到母星。
在知晓蓝洋人有通用广播和他们使用通用广播做过的事情之后,我就知道了,文明,不可能只是困居与行星,一个跨越多星系的文明才能够有长久存续下去的希望,我希望母星文明是一颗种子,最终也能够成长成蓝洋那种超级巨大的高级文明,而我,只是一个携带种子的载体而已。
一个文明,不会因为其中某个个体的意志而改变,文明的趋势,是蓝洋人,甚至金莫特易人这种延续了无数宇宙时间的文明所验证过的,无数的宇宙文明都在走着相同一条路:诞生——发展——壮大——膨胀——衰落,进而毁灭,无数高科技的文明在诞生的时刻就留存着毁灭的种子,能够像蓝洋一样壮大而持久不衰的文明,是文明的先行者,也是经过了验证的文明发展趋势。
买卖人,这些蓝洋人时常在交谈中这样称呼自己,他们可能没有任何一颗星球完全属于蓝洋,可是整个宇宙,都有蓝洋人的踪迹,谦卑的称呼更加显得这些贸易者们豁达的心态。
至于另外一种逆向发展的文明,金莫特易人,用奴役的方式集中大量的生产力,完成统领的意愿,却因为文明的个体失去活力,而导致文明不再进步,从他们的科技水平和蓝洋人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出来,金莫特易人的文明是依赖无数被其奴役的文明毁灭作为代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立在暴虐和毁灭之上的文明。
我的所见所闻,能够让我想到的就只有这么多了,至于母星的文明,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将不会是我所能够控制的。
经过三十几天,近千小时的航行,我已经接近了母星,从飞船上的全息图像上,能够看到这颗蓝色的星球,就像是我伸出手就能够把她窝在手中一般。
我终于回来了,带着宇宙高等文明的科技回来了。
掩体人还留在掩体中吗?那些地表人还是像以前一样粗鲁喧闹吗?
恭舍予的新营地发展成了什么样子?
这一切,都令我充满了期待。
但是当飞船接近地表的时候,我发现,这里似乎并不是母星。
没有一处荒芜,到处都是浓密的植物,在绿色的植物中,有人类聚居生活的城市,城市中有高大的建筑,有穿梭在路面上的汽车,有衣着靓丽的行人。
这和我印象中的母星,想象中的母星完全不同,我甚至怀疑我来到了不同的星球。
直到我降落在一处有明显标记的飞船停泊处,走下飞船,在一个年轻姑娘的带领下做完了该做的登记以后,来到广场,看到人们正在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
纪念一个几百年前伟大的人。
人们用红绸蒙住一个高大的雕塑,在主持纪念活动的官员一声令下之后,巨大的红绸向上飘起,露出了下面的雕像。
这个雕像就是他们所纪念的人。
那是恭舍予啊。
我站在广场的角落里,看着巨大的恭舍予的雕像矗立在广场的中间,心中感慨万千。
跃迁所能跨越的距离虽然极其遥远,但是耗费的时间确实同样漫长,或许,经历过一次半蓝洋跃迁的我,已经错过了母星的几个世纪。
我把装载着蓝洋通用广播的设备留在了公园的长椅上,那只是一个小小的、手指一般粗细的小棍子,没有人会在意那是什么。
没有人还记得掩体,在这颗已经复苏的星球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