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突然转向,让本来跃跃欲试的王氏外戚拉拢的一班大臣始料不及。
首当其冲的就是王皇后的父亲,王仁佑。
王仁佑是谁?
王仁佑,字仁佑,并州祁县人,唐朝外戚大臣,贞观年间,考中进士,出任罗山县令,女儿成为太子妃后,出任陈州刺史,唐高宗即位后,授特进。
王家也是‘鸡犬升天’。
王仁佑,从一个小小的县令,一跃被封为特进,要知道,仅仅几年之前,大唐战神李靖活着的时候,也就仅仅只是这个位置而已,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更是直接被拜为宰相,成为朝堂上权柄最重的大臣之一。
本来是天选的开局,王皇后有一个强大的外戚党进行支持,这个时候柳奭畏罪自杀了,自己本想靠着自己的女儿王皇后再折腾一把,重现王氏外戚昔日荣光。
偏偏就在关键时刻,王皇后宣布撤摊子,不干了。
这让王仁佑又气又恼,又急又怕。
气恼的是王皇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找自己商量,征求自己的意见,怕的是皇帝如果事后追究起来,查到自己头上,自己肯定是一问一个不吱声。
毕竟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就栽到了皇帝手上,再往前,皇帝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也被什么莫须有的罪名给处死了,这些人可是曾经王氏外戚的中流砥柱和强大的靠山。
到了现在,自己迫不得已扛起外戚军团的大旗还没多久,就要面临被清算的下场,搁谁都得原地爆炸。
王氏在全国有着广阔的政治资源,党羽遍布朝中和军中,是朝中势力仅次于关陇集团那帮老臣的大门阀。
如果皇帝把矛头对准了太原王氏,本质上便是吹响了向门阀世家反攻的总号角,这是一种非常强硬的政治态度,也将政治斗争的级别提高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自己怎么干的过皇权!
皇帝并非是个空壳,他还是有很大的底气的,其中最大的底气便是李积和苏定方。
李积和苏定方都不是门阀家族的势力,又掌控着唐朝兵权,还是唐朝名将,这让李治在军事斗争上立于不败之地。
听说狗皇帝最近又物色到一个军中将领,薛仁贵,薛仁贵为首的寒门子弟却有掌管这长安玄武门禁军的兵权,这也让李治有能力控制整个长安城。
虽然王氏门阀势力很大,但大多数不在长安,而且不在军界,这是对李治最有利的一面,而朝中门阀势力虽大,但真正敢见血的却是少之又少。
别说什么皇权了,就是皇帝这些支持者站出来,都够自己喝一壶的。
于是,两仪殿内,跪倒了一片王公大臣。
王仁佑,褚遂良,萧均,韩媛,来济,魏元忠,还有一位亲王,李明。
其余的都是王氏外戚。
褚遂良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