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她一定会咬死了不承认的,再问下去也得不到什么满意的答案,正待转身,王皇后说道:“陛下可知谁是这后宫之主!萧淑妃,她凭什么……”
显然,王皇后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过激。
正史记载,李忠的生母身份相当卑微,根本无法与王氏相提并论,日后当真由这个庶子继承大统的话,必然会出现王皇后的家族在朝中抢占话语权的局面,看看近在咫尺的隋代北周的故事,就知道这种外戚坐大的局面有多不利于王朝的传承了。
尽管在皇后无子的情况下,立庶长子为储是必然选择,但此时并不是唐高宗主动想到立李忠,而是王皇后及其家族为了保住家族地位,试图拉拢李忠,才主动提议立其为储,所以唐高宗即便因为无嫡子可选,不得不将李忠立为太子,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他对王皇后的彻底放弃。
让许朗生气的并不是立储人选,按照许朗初心,他并没有想过废王立武,后宫嘛,毕竟都是自己的女人,何苦要弄的分崩离析的,说到底都是皇家,都是一家人。
可是王皇后使出的这些手段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是她先动手的!
我可没想过要制裁她!
都是她咎由自取!
那就不要怪我了,今天你能用一些手段立了储君,明天就能用另外的手段让他登基!留着你可以,可你跟朕玩一些弯弯绕,就别怪朕了!
你不是和武则天有交易吗?
好啊!朕就立武昭仪为妃,让你享受享受什么叫手段!
许朗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转身离开了皇后寝宫。
太极殿,早朝。
瑞安站在台阶之上开始宣读圣旨,毫无疑问,李忠被立为储君,成了大唐太子。
群臣高呼万岁。
退朝后,褚遂良回到府中开怀大笑,跟随而来的魏元忠也笑眯眯恭维道。
“太尉果然神机妙算,想来皇后一定不会忘了太尉的功劳,我等还需要太尉日后多多提携啊。”
萧均也围了过来,“看来陛下也有服软的时候,立储这么大的事,相当于是太尉一锤定音,可喜可贺,太尉不愧是柱国之臣!”
褚遂良早已按耐不住心中的愉悦,连他都没有想到这件事竟然进行的这么顺利,自己不过是略施小计,就顺利的将李忠扶上了太子之位。
是皇帝太逊了,还是自己太聪明了呢?
不久,政事堂接到消息,远在百济驻守的刘仁轨受到了不明来历的军队攻击。
没错,是军队!
这可是离了个大谱,百济不是已经灭国了吗?哪里来的军队呢?
消息送到甘露殿,许朗并不意外,这就说明福信他们忍不住了,距离倭寇入侵也不远了。
许朗亲自手书,令刘仁轨固守城池,囤积粮草,另外就是不得作战,在城中多造战船,弓箭。
这道命令让刘仁轨摸不着头脑,贼兵都上门了不如剿杀,而是闭门造船?
打造弓箭自己还能理解,打造战船是搞什么?
是怕自己到时候跑不了吗?
那为什么要囤积粮草呢?
带着困惑,刘仁轨命令士兵开始打造战船,弓箭,对到处流窜的贼兵充耳不闻。
这种操作也把福信和和尚道深给整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