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说他们立功心切。
毕竟时代是催人奋进的,自己身处名将如云的大唐,如果不去沙场建功,那可就完全没有出头之日了。
所以除了在朝堂之上站队,拉帮结派来争取权势和利益,武将们另一个选择就是在战场上立功。
这种实打实的战绩被摆出来,即便是皇帝也会给三分薄面,升迁之路也会就此打通。
这一点参考一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就可以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非按照功劳大小排名。
在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选出二十四个功臣后,按照最高官职排名,已经去世的人,此时已经获得赠官(死后赠官一般会远远高于生前真正职务),因而排在前面。
举例而言,贞观十七年,长孙无忌最高虚衔为司徒,房玄龄为司空。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此时已经去世,是赠司空,因“死者为大”的原则,真正的司空房玄龄排在三个赠司空之后。
贞观二十三年才去世的李靖,也因为“去世较晚、此时未获得死后赠官”的原因,位列第八。
这些人在他们的那个时代,可谓是直接踏入贵族行列,群臣只有顶礼膜拜的份。
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有诗为证: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更加佐证了朝臣们对立功的心切。
例如唐初名将秦琼,在影视剧中,他跟随着李世民建立了不少功业,只要太宗一声命下,他便能够跃马负枪,取敌人性命,而且,跟随李世民后对他忠心不二,可以说是太宗手下人气和名气俱佳的猛将。
根据很多史书的记载,在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名单中,压根儿就没有秦琼的名字,在正史中甚至都找不到与他相关的记载,他在这场争斗中没有任何的成就和作为。
所以,历史与电视剧还是有出入的,毕竟在电视中,他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所以任何的重大事件都要与他有关系。然而,真正的历史是,秦琼压根儿就没有参与这场事变。
即便是这样,秦琼依然被列入了凌烟阁,获得了封赏和爵位,流芳百世。
但是现在并不是贪功的时候,所以唐军只能研习军阵,等待皇帝的旨意。
李积并不再理会二人,觉的这个时候说一些大话,纯属是纸上谈兵,不知道真的打起仗来,这二人会怎么样。
漫天的箭雨忽然从大军中腾空而起,遮天蔽日一般,如同一座山岳向大军前方压过去。
箭矢落下发出密集的“叮叮”声音,恐怖的冲击,让人心惊胆颤。
弓箭手一连发起了三轮齐射。
到了战场上,虽然射杀的效果有限,但对冲击敌军的军心绝对是有效果的。
李积点点头表示满意。
前锋的重步兵开始加速向前推进。
骑兵部队又开始躁动起来,他们化作一股洪流,向步军前面的假想敌冲击过去。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在野战中冲击敌军的两翼,刺入进去,破坏敌军的主力阵型,让敌军失去战斗力。
真正的名将都是深谙人性的。
一旦开战,正面战场上有两点极为重要,一是愤怒,二是恐惧。
愤怒是原始时代人类为了自保,进化而来的情绪,一旦人开始愤怒,肾上腺素飙升,战斗力随之就会提高,进一步提高狩猎的成功几率。
恐惧也是,人类为了自保进化而来的情绪,一旦受到生命威胁,就会点燃恐惧情绪,人类为了自保就会逃跑,避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