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许朗不知道历史也就罢了,可偏偏他要面对的是开卷考试,等到高丽内乱开始,他们的前线部队被抽调,前线防御就会形同虚设。
即便是高丽有广袤的大地,在纵深战线上潜伏无数分散具有战斗力的团体,在十几万唐军绝对的实力面前也会灰飞烟灭。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高丽毕竟不是大唐,战略纵深始终是不够的,也藏不住太多的兵力。
这就像五代十国时期,辽太宗进入中原,面对狭长的战略纵深,他始终要接受一个又一个小势力的挑战,最后没能成功,是中原得益于地势。
放到高丽,这一套是行不通的,因为唐军的骑兵部队从高丽边城快马突袭,不到三天的时间就能到达高丽国都,他们是利用不了地势的。
这也是唐朝李治能够灭掉高丽的原因之一。
纵深,海量的资源和华夷之便,是大唐立于不败之地的杀手锏,也是外邦不能轻易吞灭中原的根本原因。
而渊盖苏文偏偏不信,在他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铁腕手段之下,紧紧拥护灭唐的旗帜。
这也是他在高丽的朝堂上立足的政治理由。
想了一下,许朗接着说道:“诸位放心,朕会留下后手的。”
许朗回到长安,就修书一封送到了李积的军营。
得到备战的消息,诸将都表现的非常亢奋。
尤其是薛志和李导二人,他们看苏定方在百济履立战功,自己又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高丽边城,早已按耐不住了。
一听说陛下命令全军备战,薛志,李导二人早就将高丽的什么莫支离,国王,口头生擒了一百遍,甚至给高藏和渊盖苏文的“豪华茅草房”都准备好了。
唐军的号角响起。
他们队形整齐,在宽阔的大地上,陈列出横竖直线的方块,接着开始稳步前进。
数万大军的脚步声,将大地震的砰砰作响。
他们身披重甲,手持长枪,腰间挂着短刀,注视着前方。
弓弩手则列队跟随,在后面压阵。
号角声回荡在旷野上空。
唐军组成一块块整齐的方格,从远处望过去就像是陆地坦克群,有节奏的向前推进。
骑兵部队在大地上来回穿梭,马蹄溅起的飞沙遮天蔽日。
李积从主营中出来,主军营设置在山地上,周围又有唐军精锐组成大阵,团团守卫,后方仍有一支军马。
若是战局有变,可以及时掩护撤退。
李积看着大军的动作,不时漏出微笑,李导上前一步说道:“有大将军在此研习军阵,何愁高丽不灭!”
薛志附和说道:“正是,我军威武雄壮,如果开战,末将愿为先锋,为大军开路!”
李积瞥了二人一眼,那表情好像是在说:如果打仗真的像你们说的那么轻松就好了,我也不必在这练兵了。
李积笑了笑,说道:“老朽还望二位将军能够鼎力相助啊!”
二人闻言欣喜不已,薛志说道,“大将军放心,我等必以身报国,沙场建功!”
李导急忙附和。
“俺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