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叛军就死了一千人,剩下的人立刻军心崩溃,还有一部分在城门洞负隅顽抗,但是很快被从里面冲出来的唐军压了下来。
童文宝又不敢下令强攻,骂的口干舌燥后,派人寻找扎营地,再做打算。
泉献诚通过金银开路,早在封城之前就逃了出来,一路逃回了高丽,途中他修书一封送到了睦州。
章叔胤收到信件后,立刻找到了陈硕真汇报,经过商议,一致决定出兵去救童文宝。
陈硕真一纸令下,所有的叛军开始集结在睦州城外。
周围州县的百姓无不惊骇,一时间各个州县的府衙也紧张了起来,只怕自己成为陈硕真的目标。
而此时,远在歙州的裴行俭,房仁裕也得到了消息。
裴行俭看完后,便知道与叛军的决战就在眼前了。
站在全局来看,最为稳妥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主动出击,首先争夺战场的主动权,而不是躲在各个府衙,让叛军来攻。
也就是说,彻底打破之前的固守城池的想法,把战场推到叛军的地盘,化被动为主动。
很快,裴行俭的命令下发了出去,随着军令的下发,他也快马加鞭,给远在京城的许朗上了一份奏折。
收到信奏折后,许朗明白,对叛军最后的一战开始了,想必,高丽军在此时也会有所动作,随即命令李积的防线紧急警备起来,一场大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裴行俭到江浙的作为虽然没有逐一上奏,也让许朗直呼好家伙,有魄力。
即便如此,许朗已经想好了如何对裴行俭封赏。
他没想到,上了战场的裴行俭竟然成长的这么快,按照这个速度,自己就可以明正言顺的提拔了。
这无疑对之后军改,朝堂变革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童文宝整军准备在歙州大干一场,自己还没出动,就被一反常态的唐军给掏了大本营,攻城又再次失利,损失了战斗力最强的三千重甲士兵。
童文宝大感意外,这支从朝廷派来的唐军,战斗力居然这么强悍!
前几天还意气风发,举重兵围困歙州,气势汹汹,大有一副横扫四方的架势,一连串的战场失利,让童文宝郁闷的吐血。
他哪里知道,自己遇上的是风头正劲裴行俭,还有他手下刚刚历经庭州之战的硬骨头。
而且这个人对战场的感知速度非常人能够想象,每一场战争似乎都是被他安排好的,深得兵法,战争之道。
对于所谓的情报,诡诈,急行军,分兵,布阵,对于师从苏定方的裴行俭来说,可谓是手到擒来。
对付一个由造反起家的土匪武装,又怎么能和西突厥的正规军相比。
经历过了一番操作,回忆总结下来,也让裴行俭感到游刃有余不辱师恩。
童文宝一时半会也打不动婺州,只能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向睦州的陈硕真禀报情况。
不过他不敢完全据实禀报,自己已经损失了一半的兵马,这要是说了,不用陈硕真,单是一个章叔胤也会罢免自己,那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童文宝一边整顿军心,一边劫掠财物粮草招兵买马,掩饰自己的失职,在送往睦州的书信中,他把周边的城池说的不堪一击,就是为了催促章叔胤尽快进兵。
在睦州的章叔胤看到信后,信心逐渐恢复,开心到飞起,他一边整军万余,筹备粮草,一边写信给童文宝,询问作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