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人间盛世之厨娘有点仙 > 第64章 打工人生

第64章 打工人生(2 / 2)

 推荐阅读: 无天赋?日挥万剑,觉醒剑修系统 今日大雪,宜听江湖 精灵们都有挂?我躺了 别怕!我真的是个好人 惊爆!盛总的娇妻是个清冷美人 重生之向钱看 当千金小姐误入军营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崩坏:我的马甲不对劲 系统:开局金丹老祖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关美不敢相信:“你说的房子是这啊!骗我。”

黄燕芬急忙打开车门:“有话到车里面再说,今晚你的安全交给我了。”

关美还没看清楚,已被拉上了车里。大概是车门坏了,很容易就打开。

车里面一片黑漆漆的,可还是挺干净温暖的。两人互相看不清对方的脸庞,只感觉这车能挡挡今夜的狂风暴雨,还是有点防盗效果的,附近像这样的二手车有几十辆,大概是经济不好,前任司机遇到了什么变故都卖了。

“说小声点。”

“今晚我们就在这里面吗?”

“是的。”

“这也太可怜了吧,冬天的雪花呀,没有一个家。”

“今晚先挨过去再做打算吧,天气也冷,昼夜温差大。”

“太不容易了。”

“我都两个月没洗澡了。我太脏了。”

“你还有脸说出来,不觉得人生很失败吗?”

“是挺失败的,不过我也在努力变好的。”

“相信你了。”

这一夜,她们总算在一起了。只是住的地方是需要偷偷摸摸的,怕被人发现的。

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就算你的所有财产只有1.8元了,也别害怕。

这个星期二的凌晨三点,去做临时工的黄燕芬下班了。

凌晨三点,夜色黑暗,清风阵阵,这样的夏天,这样的时候,想悲从心生都是奢侈。

从一个小镇回另一个镇,真远,必须坐汽车。

黄燕芬和一起来干活的工友在讨论回去的办法,毕竟都是靠力气吃饭的,有共同话题。

工友语气不紧不慢说:“坐公交车要转两趟,或者先坐去中山路,再乘地铁到终点。”

黄燕芬:“公交车要等早上六点以后才有,这儿我们不熟悉。现在坐公交还得扫码,没零钱要准备零钱。”

工友:“真要等三个小时,都麻木了了。”

黄燕芬:“大力镇是很偏僻的地方,很多来打工的,都从没听说过有个地方叫大力镇。”

她所说的大力镇位于城市西南角,原本是一片汪洋,经过长年累月的冲积,在江水和海洋交汇处逐步形成滩涂和沙洲。至清代中有一贫苦农民在沙洲上聚集立村,散居在各堤岸上,从此沙田才有人居住生活的历史。

工友想来想去,坐公交车麻烦,还是等吧,赶紧和人力公司负责人联系叫个司机。

一会工友又说了自己的困难:“我的支付宝都被查封冻结了,不能使用花呗,借呗。欠了不少钱没还,不知要等什么时候还上。”

“要上征信的,欠很多吗?几千块。”

“一万多块。”

黄燕芬帮着出主意,避免更大的危险:“现在管得严,不还会被当失信人,虽然利息不高,没什么风险,还是得还的。很多借高利贷,被追债的都跳楼了。”

这位工友看着是90后,人挺高的,也算是有主见的吧。欠那么多钱,也看不出他的慌张,大概年轻是他的资本吧。为什么花了那么多?他说打牌打光了。

不知不觉已过了半个小时,要再熬一两个小时,真不容易,这里只有一些黑漆漆的树林,找不到可以避风的地方,身体的抗寒能力也下降了很多,一阵冷风刮来,让人颤抖,怨由心生。

黄燕芬也埋怨这些仓库的耗子,就为了省两三个小时的工钱,让他们凌晨三点下班了。

黄燕芬:“真后悔来了,要受折磨,钱也没赚多少。下次打死不能来了。”

“已经和老板娘联系上了,她通宵的打麻将,说有个顺风车要去西樵山,途径陈村镇。”

“那就再等等吧,确实太饿了,不饿死多等等也没关系,那边坐坐,保持下体力。”

工友也只是沉默了,并没有看出他的抱怨或恼火,他还算理智成熟的人,处理事情很冷静悠闲。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很多凌晨四点下班的也陆陆续续出来了。下班了都归心似箭,看不见有几个在门口停留的。

早些日子,这儿还可以摆摆地摊,同事下班可以在路边摊吃个炒河粉或炒饭。聚聚聊聊,比较热闹,有烟火气。现在都被取缔,有些的让人气愤不满。汽车可以占道,小贩不行。更何况他们都没占道呀,只是在道路旁的草地上摆摆,还是被一刀切的禁止了。

人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够宽容了。这些年小贩与城管的激烈矛盾也是有增无减的。一个别无选择,一个严格执法。都不容易。

那些被禁止摆摊的大多也不会再好好工作上班了,因为心有怨气,无处发泄。

有报纸上这么说过:卖烧烤、卖水果、卖杂货……盛夏的夜晚,路边的小摊成了一道夺人眼球的风景线。之所以成为风景线,还有另外一层含义经常可见城管与小摊贩之间的冲突。就在几天前,石家庄市桥东区的一位城管就被烧烤摊主刺了一刀。

自从有了城管这支队伍,他们和小摊贩的纠葛就没有中止过,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一对“天敌”,要么是“你来了我就跑、你走了我再回来”式的“躲猫猫”,要么是“你打我、我砍你”的正面冲突。

城管和小摊贩真的水火不容吗?

作为小摊贩,为了避免支付门市出租费用,减少经营成本,他们推车挑担,走街串巷。如果他们还有更好的营生,谁还愿意东奔西跑、东躲西藏?作为城管,维护城市秩序是职责所在,如果每个摊位都能按照要求摆放,城市管理何须如此费神?

其实,城管和小摊贩都是城市一线工作者,都是为了各自所需,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只要互相多一点换位思考、理解包容,城管和小摊贩的双赢局面并非不可能出现。

这样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这样的呼吁也已经很多,但在现实生活中,道理显得苍白无力,呼吁总是无济于事。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不仅在于城管、小摊贩的个人问题,也在于复杂的城市管理环境。城管被刺,刺伤了城管的身体,刺激了百姓的眼球,刺痛了城市管理的神经。

曾有人指出,城管问题体现了城市化进程中复杂的利益关系:一是地方政府需要维护城市公共秩序;二是城管需要履行自身职责;三是小摊贩需要谋取生计;四是群众便捷生活、优美环境的双重需要。多方利益相互纠缠,最终通过城管与小摊贩的“接触”爆发出来.....

显然,满足多方的利益诉求,仅靠城管自身的执法改善难以实现

再等等,晨风刮来天已亮,太阳的热真真让人无处躲避。顺风车终于来了,时间已是7点30分了,但愿这会是最后一次吧,从此忘了这伤心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