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搭扣!班长嘶哑的吼声混着海浪声传来。第三只箱子的铜锁突然松脱,缝隙里渗出陈旧木料与某种油脂混合的气味。离得最近的警卫下意识后退半步,枪口悄然抬高半寸——箱角露出的不是预想中的棉絮填充物,而是一截暗金色的金属边缘。
码头尽头的军用卡车早已引擎轰鸣,帆布篷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当最后一只木箱被铁链固定在车厢,带队军官突然抬手看表,指针正卡在凌晨三点。雨丝不知何时飘落,打在箱盖上,晕开一片深色水痕,像极了舱底经年未干的血迹。
暮色将博物馆的红砖墙染成暗金色时,最后一只樟木箱被押运人员轻放在地。箱身烙印的火漆封印在廊灯下泛着冷光,郭玉林蹲下身,指尖拂过箱体侧面一级文物的钢印,金属边缘的毛刺刮得指腹微微发麻。
这批东西比预想的更棘手。郭玉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结束与安保部门的交接,制服领口还别着未摘下的对讲机。玻璃展柜里的青铜爵映出他疲惫的面容,最底层那只编号073的箱子,锁芯有撬动痕迹。
白莫若起身时碰到了墙角的紫外线消毒灯,淡紫色光束扫过对面的骨架,在骨架的肋骨上投下蛛网般的光斑。已经让修复组通宵处理了,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乳胶手套,最麻烦是西南密林运来的兽类标本,毛皮里检测出三种未知病原体。
两人沿着展厅中轴线缓缓走着,脚步声在穹顶下形成悠长的回响。郭玉林忽然停在化石前,象鼻弯曲的弧度恰好框住窗外的弦月。还记得十年前三星堆那次吗?他忽然开口,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展柜边缘的恐龙股骨模型,也是这样一箱箱的谜团,最后在青铜神树里藏着半片甲骨。
白莫若的指甲掐进掌心。他想起那个暴雨夜,自己蹲在实验室里,用软毛刷拂去甲骨上的朱砂,那些扭曲的符号在紫外线下亮起诡异的荧光。此刻走廊尽头的电梯突然发出蜂鸣,他看见运送标本的恒温箱正被推入地下三层,箱壁的液晶屏幕上,温度数字稳定在零下17摄氏度。
今晚得把073箱的X光片再分析一遍。他扯了扯郭玉林的衣袖,对方制服第二颗纽扣松了线头,在移动中轻轻晃荡。窗外的风突然掀起窗帘,月光瞬间灌满整个展厅,照亮了他们身后成排的木箱,像一列沉默的列车,正载着千年的秘密缓缓驶入黎明。
白莫若与宋研理两位专家,在横断山脉深处的科考探险中意外发现大型古生物化石群的事迹经媒体曝光后,迅速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他们历时七年穿越无人区的艰辛历程,从GPS信号消失到遭遇暴风雪,从岩壁攀爬采集标本到连夜整理科考数据,镜头下的探险日记与化石照片让无数网友动容。
翌日,自然资源部联合文旅部在省召开表彰大会,授予两人“杰出探险家”荣誉称号。会场内气氛庄重热烈,当主持人念出“他们以科学探索精神填补了区域古生物研究的空白”时,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部长在致辞中特别提到,两位专家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用热爱诠释责任担当,他们的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科研价值,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