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剩下的凳子都装上了车,一行人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走在村子里碰见了乡亲们,刘巧巧很自然的跟人家打招呼。
“看人家,本来谁有她日子过的苦?看看现在,进城做生意去了。”
“可不是吗?当初为了点吃的跟她婶子打的头破血流的。”
“现在人家过的可风光了,不但进城做生意,还把孩子们都带去上学了!”
“再风光有什么用,还不是养些个白眼狼?”
“就是就是,没有一个亲生的,听说连城里房子的租金都是借砖厂老板的!”
两个妇女哧哧的笑了起来。
“他们俩这关系还能叫借?说句话的事!”
“那也是人家的本事,有本事你也让砖厂老板借给你啊!”
“哈哈哈哈哈!”
刘巧巧没有听见后面几个大妈的讨论,她坐在车上,看着慢慢倒退的风景,心里感慨万千。
要开始新的奋斗了!
空气已经冷了起来,坐在车上尤其明显。
“你们几个冷不冷?”
后面几个孩子异口同声的说道,“不冷!”
刘巧巧也就不再管他们。
到了地方之后,先把车上东西都卸在了院子里。
几个人真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很快就把房间里贴好了油纸。
看起来很像现代的极简风。
刘巧巧很满意,就开始让他们装衣架。
衣架比较重,当初定做衣架的时候,刘巧巧都是让铁匠做的重工的。
装衣架是个精细活,装起来没有这么快。
很快到了中午,厨房里的锅不能再用了,刘巧巧还没有来得及买新锅。
她就去街上买了很多烧饼,又买了很多牛肉,就像他们第一顿吃的一样。
在对待员工方面,她一向很大方。
几个人吃完饭之后马不停蹄的继续工作。
刘巧巧一边指挥他们怎么干活,一边还要调整角度。
另外抽出了一个人和张秋菊在几个孩子住的地方贴花油纸。
她抽空来到堂屋看了一下效果,还比较满意。
以后等孩子们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再来装修吧。
大概下午4点多的时候把房间都“装修”好了,刘虎子几个人走后,她还要去五金店买锅。
用绳子测量了一下厨房里的旧锅,拿着绳子就出了门。
不过出门她就把门给锁上了,省的几个孩子出去乱跑。
这人生地不熟的,可不能像在村里一样。
在这里住着很方便,离农贸市场很近。
而农贸市场不单是买农贸产品的地方,还有其他东西。
她转了一大圈才找到一个比较新的五金小店。
刘巧巧小心翼翼的往店里看去,“老板?”
叫了好几声,才有人回答。
“哎,同志,你想买什么?”
刘巧巧走进门打量着店内的摆设,很杂乱,看来也是刚开的店子。
“我买锅,拿的有量好的尺寸。”
一个胖乎乎的老板娘就带着刘巧巧来到了铁锅的区域。
“妹子,这里的锅尺寸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你要好的还是质量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