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梦溪诡谈 > 第16章 先天罡气

第16章 先天罡气(2 / 2)

 推荐阅读: 苟在2000年做首富 真千金重生复仇,恶毒家人请找死 三岁小道姑,渣爹你祖坟冒烟啦 女房管 糙汉厂长太能宠,八零娇妻致富忙 婚痛 文镇万古 血色浪漫之我是钟跃民 四合院之从小时候的何雨柱说起 三山雨花天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真若如此,倒也可抵失期之过。你先起来。徐冲与我言:你们已经去过单雄信墓?”

“是。”

“其余几件案子可曾了解?”

“也听杨大人与徐节级讲过。”

“可有什么见解?”

“禀大人。我听了些证言,觉得此事颇为蹊跷。”

“如何蹊跷。”

“帽妖第一次出现在单雄信墓,乃是正月初八,为上弦月,月色暗弱,加上帽妖现时,乌云遮蔽,不见月色。”

“又如何?”

“杀猪巷群猪被帽妖摄魂而死,乃是正月二十八,下弦峨眉,几无光亮。”

“这个么……”包拯转过身,正对向沈括,“此事我自然也知道。”

“帽妖每出,必选无月之时,多半有些缘故。”

包拯起身,捻胡须在自己桌案后面来回走了几步,“汝师杨惟德也提过,他言说,选云稠之时是因为,凡阴魂之类出没须避三光,不然易为先天罡气所压制?”

“罡气之说,或有其奥理。然而我却认为,不可探究根本。玄之又玄的事情,不可为证据。我所设想的原因更简单些。”

“请讲。”包拯急切道。

“选无月之时,乃是为了防止月光下牵引之线暴露。”

包拯绕过桌案,到了沈括近前:“说详细些。”

“还未曾去杀猪巷问过证人,不敢下断言,然而我却觉得,腾空之物如孔明灯,只可飞升,或随风偏移,不可按预设方位挪动。帽妖停留空中不升不降,还能遁走,必有原因。榆林街目击者它径直向大内方向去;杀猪巷众人也说它径直飞过矮墙,为何都是径直?能想到唯一合乎道理的解释,就是有极细的丝线牵引。丝线表面涂黑,再加上所选时机无月色,故而不容易看到。”

“嗯,确实也是我推测的方向,只是想的不如你深。沈括,你与杨少卿虽为师徒,却更近事理,而不似他那般故弄玄虚。你也不必急着下结论,这些天,先由徐冲带你各处现场看看。还有,帽妖在本朝也非第一次出现,三十年前先帝在位时既有先例。记载都在司天监,你可找杨少卿找些看。”

“是!”

“大人。”徐冲说道,“昨夜,沈公子与小人去了榆林街现场,沈大人似还有了些见解。”

“什么样见解速速说来听听。”

“大人,我想演示一二,可否借几样东西?”

“哪几样东西?”

“藤角纸,鱼胶,细线、解衣刀即可。”

“有纸张,不用笔墨?”

“不用,藤角纸硬,正好用来叠那骷髅。”

老包一挥手,让旁边人去筹备,只一会儿都高齐全了。沈括便坐在那里,用刀裁纸,然后剪贴折叠一番,竟然做出一副略小于真人的骷髅,手脚还能动,竟然十分逼真。然后他脱下自己衣服给他披上。他带着纸骷髅到了外面石碑前。包拯和徐冲也紧跟出去。

“大人请看,若这骷髅在石碑前,而有人躲藏在石碑后……”

他一转身自己隐到石碑后。

“待云雾蒸腾起……”

老包就看到那纸骷髅嗖的一下被拽到石碑后,不见了。他已然领会了沈括的心思,不由得捻须微笑。

“嗯,果然是这样的伎俩。”

“却还不敢说。”沈括从石碑后站起,“只是能有阐释一些疑问。”

“颇有巧思。老夫只当是有人躲在枣树上,然而树上无遮挡,站立一人如何不被看到,若在石碑后却问题立解了。你为何会想到这一层?”

“只因我想,那骷髅必然是假,那又是谁念了那首谶诗?左近有人早被看到了,则只能是躲在石碑后。而那帽妖必是轻飘上升之物,不可负重,那骷髅身形近人必载不得,只能使个障眼法藏匿起来。”

“然而,砂珠巷那屠夫们看到的,却是帽妖腾于空中,却隐约看到其上端坐着骷髅妖人。”

“想来是极轻薄之物所作假物,然而单雄信墓前那具骷髅,披外衣而不倒,还要在众人眼前表演傀儡戏,所用材质轻薄极易被看穿,厚重了则不可能飞腾而起。我用的滕角纸乃是浙江山中老藤所制,已然厚重才可支撑这外衣,但若要表演牵线傀儡,还是嫌软了,所以我以为当日众人在几步外看的真真切切的,多半是一具真骷髅,只是后面藏着人摆布而已。”

“有些道理啊。好好,你来的好啊。”

“只是如何飞升,如何有雾,还参不透。”

“这些么不必着急。我看你颇有见识,宫中御花园也须去一次,或许能勘察出些不同。我前几日与那押班石先生商榷此事,先将入宫腰牌给你。但是如今大内管的甚严,吏部或杨少卿处,必有你以往信笺劄子上的印章,须与你携带印鉴相合才能进宫。可带着那枚印?”

“大人,这件事倒是麻烦。我那几枚章都遗失在路上了。”

“还是因为救那寡妇?”

“正是。”

“这可麻烦了,皇城司都总管张茂则,也是死板之人,你第一次入宫必然要核对印章,内中缘由,又不可与太多人明说。”

“大人,这有何难?岂不能便宜行事?”一边站立的徐冲笑道。

“如何便宜行事。”

“大相国寺门外街市上,有一僧人手艺二绝,其一是做的一手好猪肉,其二便是刻章可乱真。京城中有丢失印章急用的,便带着往日印戳的信去找他,半日便成了,自称做‘方便印’。”

“你也胡闹,入大内岂可如此儿戏?”

“大人,事急从权,既然第一次进宫须验明正身,沈公子必不是冒名顶替之人,可以先找那里僧人刻一枚,看一下就知道。”

“国家法度都不存了。”

包拯含混叹息一声,大摇其头却未出言阻止,看来也只能事急从权了,于是取出腰牌分给沈括。却见腰牌上写:“凡遇直宿者,悬此腰牌出。皇城四门不用。”反过来还刻着沈括的临时身份:“翰林天文局司辰。”看起来,准备了一段时间了。

“此为临时差遣。虽是小吏,却可以修造翰林天文院在宫内浑仪名义进出大内,另有俸禄每月度支十一贯。”

“遵命。”沈括接过牌子,心里长舒一口气,他现在已然到了一文不名的地步,也犹豫着没开口向杨惟德借钱。

“此物关系重大,务必藏好,不要为外人看见。我常见那些黄门,将宫内腰牌挂在外面招摇过市,唯恐盗心不生,实在是该挨板子。”

“学生明白。”

沈括郑重将腰牌贴身藏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