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iv class=tt-title>第一百四十七章 这些事不要你操心
秦臻将自己的观点缓缓道来:“当前这个阶段,不管是手机还是DVD,亦或者其他的科研产品,只要有为公司有资金有人才,都可以参与研发和生产,但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有为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舍本求末,继而忽视了芯片的研发。”
产业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高度,像华夏这样一个改革开放才二十年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虽然很快,但离世界顶尖还差的很远很远。
任总估计,在高精尖领域,华夏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近五十年的差距。
这是不可逾越的天堑,华夏的企业要是小打小闹,在一些低端产品上喝点汤,西方列强也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要想插足芯片等这些关键领域,西方列强绝不会放任自流,任由华夏企业发展壮大。
任总十分确信,只要华夏的企业在这方面表现出一丁点的天赋和企图,绝对会成为西方列强联合封杀的对象。
现阶段发生这种事情,绝对是有为不可承受之重。
当任总将他心中的顾虑说了以后,秦臻微微一笑:“任总,你以前在部队里的时候,天天研究孙子兵法,看来学的不到位啊!”
秦臻这么说,任总也不生气,他反而一脸谦虚的请教道:“我学习天赋没法和秦乡长相提并论,还望您不吝赐教!”
“芯片产业确实是电子信息工业的核心技术,若是有为自己宣布研究这项技术,确实会成为众矢之的,被西方列强联合制裁,但若是国内再出现几个致力于芯片产业链条研发的新型高高科技公司,不就啥问题都解决了嘛!”
秦臻这个还是明修贱道、暗度陈仓的意思,这样一来,确实能转移西方列强的注意力,但布局这些产业,需要的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钱从哪里来?
当任总说出自己的顾虑以后,秦臻微微一笑,显得胸有成竹:“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你只管做好有为的事情,至于其他问题,自然有人解决,不用你来操心。”
地方官员不是科研人员,他们不懂前沿科技,更不知从哪里入手布局前沿科技。大多数官员都是被时代裹挟,掏空心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至于国际形势,国家战略什么的,他们不会去思考,也无计可施。
只不过秦臻作为这个时代的过来人,他深刻知道未来的发展之路,他愿意做这个时代的先行者,让国内的高科技发展少走一些弯路,让一些真正为国为民的官员走出一条适合华夏发展的道路来。
秦臻会为了实现这几个目标而不遗余力。
巩涛是华夏人民大学经济学毕业的本科生,后来还读了京华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学习的还是经济学。所以巩涛自认,他在这个时代也算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了。
但今天秦臻和任总的谈话,他却听的不大明白。
什么国际标准,什么前沿科技,什么人才培养,他都是不大明白。其实不是他不明白,而是他所处的位置和国际前沿科技还太远,如今还是千禧年以前,国家虽然提倡与世界接轨,但真正的高新技术产业还在萌芽阶段,大部分华夏人连电脑都很少接触到,就更不要说了解电脑的构造了。连电脑的构造都不了解,又何谈芯片与操作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呢!
这是华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所以,巩涛在一个北方小县城能力排众议,花大力气引进一个高科技公司,已经实属不易了。
不过秦臻和任总之间的谈话,却给了巩涛思路,他打算好好了解一下这所谓的前沿科技,只有充分了解到这些前沿科技,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