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于安安说话,大门“碰”的一声,被中年男子顺手关上了。
于安安好想吐槽:狗眼看人低。
萧楚漓刚好往大门方向走,他远远就瞧见看守大门的杨伯没好心情的关上门,然后在骂骂咧咧。
他快步走上前来,“杨伯,门外是谁啊?咋惹您不高兴了。”
杨伯在萧家当差三十多年,对萧家一直是忠心耿耿的,萧楚漓虽为少东家却一向很敬重他。
“是少东家啊,门外有两个小姑娘来问路的,我给打发走了。”杨伯不在意的说。
萧楚漓心中咯噔一下,莫不是安丫头来了。
“杨伯快把门打开。”萧楚漓急忙催促杨伯开门。
杨伯不明所以,但是少东家有令,他按照少东家说的去做就是了。
于安安站在门外思索着怎样才能见到萧楚漓呢,大门就再次打开了。
“安丫头,真的是你啊,好久不见。”萧楚漓见到于安安那一瞬间,整个人都惊喜万分。
见到于安安,就像见到多年未见的故人一样。
“萧大哥,你什么时候回京的,咋不吱一声呢,害我找你家找了大半天,找到你家还见不到你人。”于安安絮絮叨叨的诉说着心中的委屈。
被人挡在大门外的感觉真不好受啊。
萧楚漓没好气的瞪了一眼杨伯。
“呵呵,小姑娘是老奴狗眼看人低,不知道您是少东家的贵客,老奴该死。”杨伯谄媚着脸说。
“伯伯,这事不怪您,是我没提前递上拜帖。”于安安也不好揪着这事不放。
“对了,萧大哥,我有重要的事情要找你商议一下,你现在方便吗?”
萧楚漓点了点头,“进来吧,咱们去书房说,对了,岭南那边托我捎了一封信给你,我给你拿一下。”
于安安跟随萧楚漓兜兜转转,不知转了多少个弯才来到了书房。
刚坐下来,于安安忍不住自己给自己斟了一杯茶水喝。
“萧大哥,你家咋这么大啊,简直比慈宁宫都大。我这小短腿都快走麻了。”
喝过水缓过劲来的于安安,坐在凳子上边捏捏腿,边吐槽。
“呵呵,我喜欢清静,才挑了个偏远的院子来住,倒是让你受苦了。”萧楚漓歉意的说。
随后他在书架上找到了于家人写的信递给了于安安。
于安安把信件打开来,上面说:
林一帆和于大虎两人都考中秀才了,林一帆还是稳居榜首,于大虎则吊车尾。
不过于大虎才十二岁,十二岁的秀才已经很了不起了,有些人读了大半辈子的书连秀才都考不上呢。
信中还说:于家好不容易出了个秀才,于婆子和于老头想回北地老家祭祖,于家人将会在年前上京跟于安安他们汇合,然后再一起回北地老家祭祖。
岭南的房子和铺子、作坊就由小黑子和芝老夫人、纪老太爷帮忙照看着。
看完信后,于安安心情特别好。
与于家人分别了两三个月,她好想于家人啊,现在得知他们要来京城,她能不高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