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跟随太子殿下已有多年,殿下平日里多是冷漠,对很多东西都是漠不关心,而您若是喜欢上了某种东西,表现自然让人很容易看出来。”
太子妃观察得很细,这让太子无话可说。
“太子殿下自不必担忧妾身会起醋意,妾身深知太子殿下娶了妾身不过是身不由己,多年来对妾身甚好,妾身十分知足,若是太子殿下真的喜欢那姑娘,妾身可以替殿下打听打听,若是勉强门当户对,自是可以迎娶,妾身绝无二话。”
“……”太子妃这番话让太子一愣,不过,太子并没有同意,当然也没有反对,只是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再说吧”,随后就让车夫驱车回宫了。
入夜,陛下准备就寝,承皇后却有话要说,“陛下,只让三殿下上朝,却不让太子上朝,是不是有些不妥?”
“三殿下如今已成璃王,手底下百万财富,拥有的肉畜和耕畜都为大殷的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朕认为,早些让三殿下成为人臣并无不妥。”
“重点不在于三殿下,而在于太子。”承皇后坐了起来,向陛下好好解释,“太子坐拥东宫,本还是各大皇子中权力最大的,不管何事,他都应该具有优先权,皇子上朝共商国事乃是大事,不说让太子先上吧,陛下也不能只让三殿下上啊?在别人看来,陛下这是冷落太子的行为,很不好。”
“如今大殷各种改革,早已不是从前的大殷,镇国候推行的四体并进政策太子连碰都没碰过,他如何共商国事?说句难听的,朕百年之后,这大殷江山可不就是太子的了吗?何来冷落一说。朕让三殿下上早朝,不过是打算让三殿下更早和镇国候一起为朝廷出力。”
“话虽如此,但太子终究是长大了,他又怎么会甘心落后于三殿下?陛下,这事并不简单,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陛下沉默了许久,若有所思,随后问道,“太子并非皇后所生,你就不曾想过,太子最后根本坐不上皇位?”
“啊?”陛下这话让承皇后吃了一惊,忙是说道,“陛下慎言啊,就算您是陛下,这话也不是随便能说的。虽然太子并非妾身所生,但是多年来妾身一直把他当做亲生孩子,对二殿下亦是如此,自古以来,太子登基,继承江山,怎么可以随便更改。”
“那朕呢?”陛下反问,显然,他并不认同这些话,“朕年轻时的处境与澄王有何不同,最后不也是坐上了皇位吗?”
“那……那是因为陛下乃是真命天子,命运使然。”承皇后似乎有点明白陛下的意思了,但是他不支持,“当初陛下登基的时候,那可是腥风血雨,蛰川李氏、上宁王氏等等名门望族不都是借此大做文章,给朝廷带来巨大隐患的吗?”
“朕……不过是随口一提。”陛下终究是松口了,恢复了平静,继续道,“既然皇后认为此举可能会对太子不公平,为了不让他人说闲话,就听皇后的吧,明日让太子和三殿下一起上朝。”
说罢,陛下起身,呼唤进来李公公,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李公公,让李公公连夜去通知。李公公疑惑了一会儿,还是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