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陛下先不说了,对宁相道,“宁相回去休息吧,也没什么大事,日后再说吧。”
“那老臣告退。”
丞相隐隐感觉陛下确实有心事,而且很重要,只是因为太子来了所以不愿意再说。
既然如此,宁相就只好先行告退了,以后有机会再问。
“父皇,儿臣陪您走走吧。”太子对陛下道。
“嗯。”
陛下点点头,与太子一起向御花园走去。
“突然前来找朕,所为何事啊?”陛下问。
“嗯,回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为何父皇让三弟参加朝会而不让儿臣参加呢?难不成是因为儿臣一事无成吗?”
“呵呵,你是太子,一事无成又如何?将来这大殷江山都是你的,你好好学习为国君之道就是成就大业了,何来一事无成一说?”陛下笑道。
“不,儿臣认为不是。”太子果断否定,这让陛下一愣,太子继续道,“如今大殷在镇国候的带领下,全员行动,各行各业都在改革,上到皇亲国戚,下到田间农民,唯有儿臣一成不变,跟着几位太傅学习成君之道,儿臣认为这不公平。”
“何来不公平一说?”
“前些日子,儿臣见过镇国候,问及新法之事,镇国候遍说,儿臣不懂农工商之道,新法对儿臣而言过于晦涩难懂,还是不看为妙。”
“镇国候年轻气盛,说到底还是一个孩子,心直口快,其中也有朕惯着的原因,若是你觉得他有冒犯,朕回头会提醒他的。”
“不,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儿臣的意思是,恳请父皇让儿臣像三弟一样参加朝会,共商国事,儿臣并不认为儿臣不能学会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望父皇成全。”
太子直接跪下请求,这让陛下十分诧异。
“平身吧。”陛下淡淡说道,太子不怎么愿意起来,陛下只好点点头,太子这才起来,不过陛下并不是答应了,而是说道,“此事极为重大,容朕再想想,你且于东宫好生跟着太傅们学习,切勿懈怠。”
“父皇……”
“好了,朕乏了,就先这样吧。”
陛下没有给太子太多说下去的机会,李公公看出陛下不愿意再谈,所以很识趣的示意太子退下,让陛下休息。
太子没办法,只能不甘心的离去。当然,他知道,这件事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