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www.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大殷小地主 > 第130章 面圣-力

第130章 面圣-力(2 / 2)

 推荐阅读: 重生八零的我逆袭了! 那对龙傲天双胞胎是我外甥 末世:我开局成为修仙者 重生:变成超可爱小萝莉 穿越小酒馆 四合院:让秦淮茹去上班 吾凡道 为了不被男人追,我只好选择逃跑 零元购光全世界,我去末世创世纪 重生三国:我赵云称霸天下
最新网址:www.hbcjlp.com

“陛下手中已经拿了小人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最基础理解,这东西比较复杂,仅仅依靠书面表达很难让各位大人理解,在此,小人只能举例子来说,生产力,可以认为是农民,他们生产粮食的能力就是生产力,他们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来的粮食越多,说明他们的生产力越大,而生产关系就是农民在与其从事的农桑生活中相关的事情,比如地主、粮商、搬运工人、与粮食相关的工作人员等,假设,一户农民现在亩产只有二百斤,交了佃租和粮税,只是刚刚可以保证一家吃饱,但是,经过技术升级之后,这一户农民亩产四百斤,同样是交了佃租和粮税之后,他们不仅可以吃饱,还可以选择卖粮赚钱,这个过程则证明这一户农民的生产力得到了提升。”

“生产者数量不变,时间跨度不变,但是粮食增加了,就是生产力的提升,因为粮食提升了,农民就可以有余钱购买田地,从农民变成地主,屯到更多的钱之后就可以做生意等等,他们所处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生产关系也随之改变。”

“同理换算,如果这一户农民没办法依靠存粮赚到钱买地,也没办法租到更多的田地,以前一亩地需要四口人管理才可以有足够的收成,但是现在不用了,两个人就可以管理一亩地,多出来的两个人呢?就可以不事农桑,选择投入工作,变成工人,赚更多的钱。”

“归根结底,就是目前大殷的生产力太落后了,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才能弥补生产力的不足,所以才会出现各位大人所说的问题。”

林牧云这么解释,虽然依然有人没明白,但是顾临渊明白就行了。顾临渊听后,微微颔首,看了看林牧云递上来的纸张内容,觉得确实如此。

“可是就算是这样,又能如何呢?”一个大臣站出来反驳,“一亩地就是需要四个人来管理,每年播种和收成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就是刚刚好足够,若是少人播种或者收割,就会错过农事时间,别说增产了,就连保证不少都难。”

“在现有情况下,确实如大人所说,一亩田地就是需要四个人来管理,但是,大人,小人今天是来解决问题的,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也就不会说出来。”林牧云有点口干舌燥,咽了咽唾沫,继续道,“小人一开始就在强调技术升级的问题,如果各位大人对小人在越州云城做的事有所了解,就会知道这不是天方夜谭。”

越州云城做的事?

顾临渊回忆起顾幽兰提到的,林牧云在搞什么亩产四百斤甚至更多的水稻,莫不是这就是他说的技术升级?

“林牧云,不要卖关子,快快道来。”顾临渊对林牧云道。

“是,陛下。”林牧云忙是继续说,“在云城的云隐山,小人成立了一个手工作坊,制作出各种新式农具,新的农具可以大大提高耕种效率,现在依然处于小规模的试用阶段,但是从试用结果来看,新式农具搭配耕牛,已经可以实现二人管理一亩地甚至更多的设想,后续的发展方向就是大面积推广新式农具,改进耕牛养殖技术等等,这个过程不用太久,处理得当的话,两年内就可以实现。当然,技术升级不仅仅是针对农桑,在工商业一样有很大的作用,经过技术升级,原本一万个人只能用来管理一万亩田地,现在只需要四万人管理万亩地,其余六万人大可以进入工厂工作或者从商。”

“当百姓的生产力提升了,生产关系就会发生改变,延伸出越来越多的分工,分工越明细,大殷就越进步,当生产关系日趋成熟,就会反过来再度提高生产力,只要朝廷,也就是士这个群体管理得当,生产力会不断促成生产关系的形成,然后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良性循环,生生不息。大殷何愁不富?”

嘶……

林牧云一席话,满朝文武沉默,就连顾临渊都被震撼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