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如凤仙、蔷薇、杨花、芦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秋海棠、夜来香之类,或嫣红腻翠,或送媚含情,或素淡少芳,此十二种,便品列下等。
当其开时,只比无花之木多了些意趣,只做消闲娱目之用。
众花神中又以莲花花神最是恭敬,此花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性,三界六道无不高看一眼,只在花王牡丹之下。
这荷花花神一袭藕色绣缠枝莲的衣裙,衬月白披帛,发间只簪一支银丝累珠的花钗,耳畔两粒珍珠坠,衬得她肌肤如雪,眉目清丽。
却是莲花花神一见这比丘尼,忽地灵觉触动,悟见冥冥之中某些微不可察的预兆。
虽不知其中缘由,这花神心中却也多了几分敬重之意,忙亲取了一捧本花奉上,又取甘露为陆停云洗身,正合了今日浴佛之意。
陆停云含笑受了,那一捧白莲被放入竹篮,倒也不至空手而归。
洗身甘露自她发上垂落,流过眉梢眼角,愈发圆润凝实,及至自面颊落下时,已成玉露明珠。
这比丘尼捧了一双明珠在手,复又回赠花神。
莲花花神眼中喜色淡去,浮现出惊愕之意。
无他,这明珠竟像是比丘尼泣泪而出,由不得莲花不多想。
到底是有慧根的,莲花花神虽心下发慌,面上却丝毫不曾失礼。她双手合起接过明珠,深施一礼方才退回队列中。
众花神见她得了这彩头,无不艳羡。正要依此施为,撒花露浴佛,这比丘尼却已寻不见影了。
牡丹见众花神赞莲花福缘深厚,不由心生不快。
她乃是百花之王,花神中却多有不服她的,若得众花归心,她早已更进一步晋为金诏!
到那时便是天差地别的境遇了,王母蟠桃会上也有她一席。
如今莲花蒙大德赠珠,牡丹自然不愿见她得意。
只见牡丹将袖中茜纱巾取来垫在掌中,“佛门尊者最是慈悲,怎的独将明珠赠予莲花?”
众花神闻言不由微愣,又听牡丹说道:“那甘露乃是自百花所取,诸姐妹都有功劳,非是莲花一人之功,那尊者岂能不知?”
“依我看,这双明珠必是赠予我等的,非是莲花独享。”
一旁芍药闻言也道:“牡丹此言不无道理,这明珠应是酬谢我等凝露之功,岂能由一人独掌。”
众花神议论纷纷,皆喜那明珠光华璀璨,便央莲花借来把玩。
莲花捧珠而回,心中却一团乱麻般寻不着首尾,正思忖出神之际,忽闻牡丹芍药之言,只觉醍醐灌顶,顿感畅快。
“此话有理。”
莲花将明珠递出,笑道:“妹妹悟性不足,多亏两位姐姐提点。这明珠当由百花共有,小妹不敢贪图。”
这明珠也颇有些奇异之处,在众花神手中走过一遭,却随诸花本相显现各色灵光,引得众花神啧啧称奇。